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倒爷:老朱逼我当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0章 我很期待你的下一件奇物

 

林默调试好插秧播种机后,示意农夫们后退。他环顾西周,确保朱元璋和其随行人员站在安全位置,然后深吸一口气,开始操作这台来自未来的农业机械。

"王兄请看,这台机器如何工作。"林默轻声说道,手指灵活地拨动了几个开关。

机器发出低沉的轰鸣声,开始缓缓向前移动。随着它在田间匀速前进,一排排秧苗被整齐地插入泥土中,间距均匀,深浅一致,宛如经验丰富的老农夫精心栽种。但不同的是,这台机器的速度远超人力,眨眼间就完成了相当于数十名农夫一整天的工作量。

朱元璋站在田埂上,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切。作为出身农家的皇帝,他对农事了如指掌,深知插秧之艰辛。在他的记忆中,插秧需要农夫们弯腰曝晒,在淤泥中一株一株地栽种,既费时又费力。一个熟练的农夫,一天能插多少秧苗,他心中有数。

而眼前这台机器,却在短短时间内完成了如此之多的工作,且质量丝毫不逊色于人工。

"这...这简首是天方夜谭!"朱元璋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不可思议的光芒。

随行的护卫和几位农夫也瞠目结舌,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神奇的机械。有人甚至跪地磕头,以为遇见了神仙法器。

林默看着他们的反应,心中微微一笑。在二十一世纪,这样的农业机械再普通不过,但在明朝初年,却堪称划时代的发明。

"王兄,如何?"林默停下机器,转身问道。

朱元璋走上前,认真观察着己经插好秧苗的田地。那整齐的排列,均匀的间距,无一不彰显着机器的精准。他伸手触摸着新插的秧苗,确认它们确实被稳固地栽种在土壤中。

"妙哉!妙哉!"朱元璋终于开口,眼中满是震撼,"这样的神器,若推广至全国,我大明的粮食产量岂不是要翻上数倍?"

林默点头认同:"确实如此。传统插秧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还难以保证质量。而此机可一日完成数十人工作,且秧苗整齐,成活率更高,未来收成自然更好。"

"此物若能大量生产......"朱元璋的眼神越发明亮,仿佛己经看到了大明粮仓满溢的景象。

"王兄且慢。"林默适时泼了盆冷水,"此物制作复杂,需要特殊材料与工艺,非一般铁匠所能打造。即便是草民,也难以短时间内制作太多。"

朱元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很快又恢复了冷静。他深知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如此神器,自然不会轻易获得。

"不知林小友能否为朝——为我制作几台?"朱元璋问道,差点脱口而出"朝廷"二字。

林默装作没有察觉,思索片刻后回答:"草民可以尝试,但需要时间和适当资源。"

朱元璋点点头,似乎对这个回答很满意:"时间与资源都不是问题,只要能得到此等神器,付出再多也值得。"

参观完毕,一行人踏上返程。朱元璋命令随行护卫将插秧播种机小心装入马车,亲自押送回京。一路上,他思索良久,突然开口问道:

"林小友,此物若用于军事,可有何妙用?"

林默心中暗笑,不愧是朱元璋,关注点总是与常人不同。他看似随意地回答:"此物本为农用,军事价值有限。不过,若王兄对军事有兴趣,草民还有其他奇物,或可一观。"

朱元璋眼中精光一闪:"哦?还有何物?可否说来听听?"

林默故作神秘:"容草民日后再为王兄呈上,今日先见识这农用之物,日后再谈军用奇器。"

朱元璋虽然好奇,但也不便强求,只是点头表示理解。不过,他的眼中己经流露出期待之色。

回到京城,朱元璋亲自护送林默回到住处,临别时意味深长地说:"林小友若有闲暇,可随时来府上叙话。寡——我很期待你的下一件奇物。"

说完,他转身离去,身影在夜色中逐渐消失。

林默站在门前,望着朱元璋远去的背影,嘴角露出一丝微笑。第一步计划,己经成功了。

当夜,皇宫内,朱元璋召见了几位心腹大臣和太监,密议刚才所见。

"皇上,此物当真如此神奇?"一位老臣惊讶地问道。

朱元璋目光如炬:"亲眼所见,决不会错。此物若能推广,我大明农业必将大兴!"

"皇上且慢。"另一位年长的大臣提醒道,"此等神器,若让敌国得知,恐怕会生出觊觎之心啊。"

朱元璋沉思片刻,点头表示认同:"言之有理。此事暂且保密,不可外传。待我大明国力稳固,再行推广不迟。"

众臣纷纷应是,赞同皇帝的决定。

"此林默,究竟何许人也?如此奇物,竟出自他手。"又有大臣疑惑地问道。

朱元璋摇摇头:"此人来历神秘,但屡次献上奇物,对我大明有功。无论他是何人,只要忠于我大明,便是朝廷重臣。"

议定后,朱元璋派出心腹太监,带着厚重礼物前往林默府邸。

"林公子。"太监恭敬地行礼,"陛下命老奴带来这些薄礼,以示谢意。并嘱咐林公子继续研制奇器,若有成果,必有重赏!"

林默接过礼物,发现是一箱金银珠宝,价值连城。他微微一笑,向太监表达了谢意。

送走太监后,林默坐在书房中,回想今日之事。插秧播种机的展示效果远超预期,朱元璋的反应也在意料之中。

"第一步己经完成,接下来就该逐步引入更多现代技术了。"林默自语道,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不过,步子不能迈得太大,否则容易引起怀疑。"

林默府邸的消息不胫而走,虽朱元璋下令严守秘密,但宫中还是有所流传。数日后,一位身着素服的年轻男子悄然来访,举止端庄,气度不凡,正是当朝太子朱标。

"林先生,久仰大名。"朱标拱手行礼,谦逊有礼,丝毫不见皇室的倨傲。

林默连忙回礼:"太子殿下驾临寒舍,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http://www.wbxsb.com/book/OS9M-9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bx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