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双穿:拜师申公豹得授双修之法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5章 孔宣

 

“将军日后若是遭遇遁术高手,以此宝对敌,当有奇效!”林砚将元磁金环向邓婵玉送去。

众人哗然,这等极品宝物,岂能随意送人?

邓九公看向林砚的眼神也带上几分审视,这位司天监太师自是容貌不凡,气宇轩昂,年纪轻轻又身居高位。

若是这等英才,看中他掌上明珠,倒也不是不行。只是林砚此举未免太过唐突,哪能第一次见面就送出这般重礼?

邓婵玉不解众人目光,只觉得自己受不得如此重礼,随口回绝:“多谢林太师好意,末将不通修行之道,此宝怕是于我无用。”

“此事易而,林某家中娘子乃是截教二代弟子,若将军有意,可入其门下修行,来日自然能够掌控此宝。”

林砚此言一出,众人更加困惑,送出如此重宝,不为求得美人倾心,竟是为自己娘子收徒?

“末将并无修行资质,否则,早年间己然拜入山门。”邓婵玉不以为然。

“如此,林某可以传授将军一套功法,即便将军资质不佳,亦可尝试修行,将军每日运转一番,或有一日也能踏上修行之路。”

林砚见邓婵玉不为所动,只能退而求其次,先行传授功法,埋下引子,以待来日。

“林太师何以如此关照末将?”邓婵玉终于动容,随即心生疑惑。

“林某只是不愿看到明珠蒙尘,将军身手高绝,英姿不凡,日后若是遭受劫难,实大商之失,因此林某想要略尽绵薄之力,助将军渡过劫难。”

林砚坦诚相待,就凭邓婵玉这姿容,这身段,这一双能夹死人的大长腿……非礼勿视!

总之,无论如何,这等好事都不该便宜那土行孙。

即便土行孙算是林砚师兄,林砚也只能说一句:莫怨师弟多管闲事,只因师嫂太过美艳,师弟实在情难自禁。

“这可不算什么绵薄之力,一件极品后天灵宝,再加上一部入门功法,如若婵玉侄女学有所成,林太师今日之举,说一句再造之恩也不为过。”

孔宣看了半天好戏,忍不住开口打趣:“平白施以如此重恩,林太师莫不是另有所图?”

“孔将军误会了,林某并无非分之想。”林砚当然有所图,但他并不强求,只要日后邓婵玉不被土行孙所擒,这宝物就算白送给她也无妨。

要知道邓婵玉被擒,可是牵连一众将领投靠西岐,避免邓婵玉被擒,就等于挽回诸多将领。

用一件极品后天灵宝换数位将领忠心大商,林砚横竖不亏。

邓婵玉即便再迟钝,此时也看懂了众人那怪异眼神,原来众人都以为林砚是在向她示好。

思及此处,邓婵玉不由得多看林砚两眼,只觉得这位司天监太师,颇为英俊,甚合眼缘。

她常年混迹军中,对这些糙汉子习以为常,猛然间看到林砚这般外表文弱之人,反而觉得其人与众不同。

不知为何,她突然就改了主意,开口向林砚问道:“林太师那位娘子本领如何?”

“这……林某家中那位娘子己然是大罗金仙境界,比之孔将军略有不及,但若是与林某相比,却也算得上本领高强。”林砚如实回答。

孔宣心生疑惑,随即出言询问:“林太师怎知我境界高低?”

“孔将军稍待,你我归途之中详聊。”林砚本就要跟孔宣交交心,倒也不怕他有什么疑惑。

“林太师那位娘子当真能帮我踏上修行之路?”邓婵玉似乎想为自己寻个借口。

“邓将军大可放心,林某绝无虚言。”林砚信誓旦旦。

只要邓婵玉愿意跟他去朝歌,即便石矶没办法让邓婵玉修行,林砚也能亲自相助,并且乐意之至。

“父亲……女儿想试一试!”邓婵玉看向邓九公,眼神逐渐变得坚定。

原本听闻林砚家中己有娘子,邓九公还以为自己想多了,随即收起心思。

而孔宣一句话又把邓婵玉引入其中,甚至还不知道林砚真实想法,他这女儿就自行凑上去了,或许这就是女大不中留。

当然,邓九公也希望女儿能踏上修行之路,最好能修成仙人,长生久世。故而,他自然不能阻止邓婵玉。

“你可想好了?此一去,为父便再也护你不得,今后之路,都要你自己走。”

“女儿懂得,女儿想试试。”邓婵玉己然下定决心。

“也罢!”邓九公转向林砚:“林太师,老夫托大,称你一声贤侄。小女顽劣,若是到了贤侄府上有什么渝距之处,还望贤侄多多担待。”

林砚闻弦知意,连忙回应:“伯父尽管放心,婵玉在我府中,必然不会受到任何委屈!来日,待婵玉修有所成,或可回转军中,相助伯父。”

“好,大丈夫一言既出,老夫便信任贤侄一回!”邓九公对林砚的态度还算满意。

来时一人,回时三人,林砚原本只是来请孔宣,不曾想还附赠一位女将军。

林砚与孔宣一同御风而行,将驺吾让与邓婵玉乘坐,三人全速赶往汜水关。

途中林砚又编个理由糊弄孔宣,只说他听人提过孔宣事迹,并且十分仰慕孔宣。

为了掩饰谎言,林砚又连忙转移话题:“孔将军心中对此次讨逆可有定计?”

“林太师何出此言?”孔宣不明所以,他也是刚刚接到调令,能有什么定计?

“此番讨逆,乃是天数,孔将军心中可有明悟?”林砚意有所指。

孔宣眉头微蹙,思索片刻,沉声问道:“林太师言下之意,此番讨逆竟牵扯到天地大劫?”

昊天上帝受道祖推举,执掌天庭,然天庭初立,无可用之人,且各教仙人只遵自家圣人,不遵昊天之命。

故而,昊天一怒,挂印紫霄宫,命仙首十二称臣。

当今天下修士,以阐、截、人三教为主,因此,紫霄宫中三教并谈,共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

诸般议定,三位教主签押封神榜,掀起封神大劫。

此事在洪荒大陆修士之间流传甚广,孔宣自然知晓,他本就是顾念幼弟情谊,专程来帮助殷商。

否则,他身为准圣大能,何处不可去得,偏偏要在殷商军伍之中混日子,用意显而易见。

三皇之后,人王不可长生,契虽有凤族血脉,却生而为人,又偏偏是王族,只得几十年寿数。

看着一名幼童成长为一国之主,再到垂垂老矣,而后长辞于世。

孔宣陪伴着契经历了整个人生,也是契离世那一刻,孔宣踏足混元之境。

彼时,孔宣想要留下契之灵魂,为其重塑肉身,或者让其转修鬼道。

然而,契不愿违背天命,他担心因为他一己之私,会祸及子孙后代,执意转生。


    (http://www.wbxsb.com/book/NTX2-9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bx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