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碾过泥泞的浅滩,河水拍打着步战车的装甲外壳,发出沉闷的声响。陈默紧握方向盘,盯着夜视屏幕上显示的河床地形。西侧这片浅滩是他反复计算后选择的渡河点——水深不超过一米五,河底坚硬,正适合这辆十八吨重的步战车通过。
"陈先生,你这铁家伙真能游过去?"赵铁柱趴在车长观察窗前,望着黑漆漆的河面,声音里透着不安。
"不是游泳,是涉渡。"陈默调整着车辆模式,"这车有全密封设计,最大涉水深度一米八。"
后舱里,十几个浑身是血的国军士兵挤在一起。最年轻的那个——陈默记得他叫小西川——正用绷带按住大腿上的伤口,脸色苍白如纸。步战车的医疗包里那支抗生素己经用在他身上,但陈默清楚,如果再不得到正规治疗,这个不到二十岁的小伙子撑不过今晚。
仪表盘上根据无人机所测绘的地形,综合下载好的离线GPS显示,距离最近的国军防线还有三公里。陈默瞥了眼油量表——还剩百分之西十,足够用。他深吸一口气,推动操纵杆,步战车缓缓驶入河中。
河水瞬间漫过前装甲,挡风玻璃外一片浑浊。车内顿时安静下来,只有发动机的轰鸣和河水冲刷车体的声音。陈默盯着深度传感器,保持匀速前进。忽然,车身微微一沉——右前轮陷进了一个深坑。
"怎么了?"赵铁柱紧张地问。
"没事。"陈默切换成多轮驱动模式,轻轻踩下油门。步战车发出低沉的咆哮,履带卷起河底泥沙,稳稳地爬出了陷坑。
五分钟后,步战车冲出水面,爬上南岸。陈默立刻启动热成像系统扫描周围——没有日军活动迹象。他松了口气,打开车顶舱盖。潮湿的夜风灌进来,带着硝烟和泥土的气息。
"我们到安全区域了。"陈默回头对车厢里的士兵们说。
小西川虚弱地笑了笑:"陈大哥...谢谢你..."
赵铁柱拍了拍陈默的肩膀,力道大得让他龇牙咧嘴:"兄弟,大恩不言谢!等到了部队,我请你喝最好的高粱酒!"
步战车继续向南行驶,很快遇到了国军的前哨站。几个哨兵看到这个钢铁怪物从黑暗中驶来,差点开枪。幸好赵铁柱及时探出身子喊话,才避免了一场误会。
半小时后,陈默的步战车停在了一处临时搭建的野战医院前。医护人员手忙脚乱地把伤员抬下车。一个戴着眼镜的军医检查了小西川的伤势,惊讶地说:"伤口处理得很专业,你车上竟然有抗生素?这小子命真大。"
(医生以为是磺胺)
陈默站在车旁,看着眼前忙碌的景象。这里应该是某个师的临时驻地,帐篷连绵数百米,到处是疲惫的士兵和伤员。远处,几门野战炮指向北方,炮手们正在装填弹药。
"这位就是陈先生吧?"
一个沉稳的男声从身后传来。陈默转身,看见一位三十多岁的军官站在那里,领章上是两枚金色三角星——中校军衔。军官面容刚毅,左脸颊有一道新鲜的伤疤,但眼神锐利如鹰。
赵铁柱立刻立正敬礼:"报告周副师长,这位就是救了我们弟兄的陈默先生!"
周翰成中校——第88师副师长——上下打量着陈默和他身旁的钢铁战车,眼中闪过惊讶和好奇。他伸出手:"陈先生,感谢你救了我的兵。赵连长说你一个人端掉了鬼子的一个炮兵阵地?"
陈默握住那只布满老茧的手,感受到对方的力量和温度。这个时代的人,连握手都这么实在。
"运气好而己。"陈默谦虚地说,"我的车...有些特殊装备。"
周翰成走近步战车,伸手抚摸那冰冷的复合装甲,眼睛微微睁大:"这绝非寻常战车。我在德国留学时见过他们的装甲车,也没有这样的...工艺水平。"
陈默心跳加速。他必须小心应对,不能暴露自己来自未来的事实。"这是...海外华人工程师的最新设计,还在试验阶段。"
"哦?"周翰成饶有兴趣地挑眉,"陈先生是工程师?"
"算是吧。"陈默含糊地回答,迅速转移话题,"周副师长,我的车上还有些医疗物资,或许能帮上忙。"
周翰成深深看了陈默一眼,似乎看穿了他的回避,但没有追问。他点点头:"那就太感谢了。赵连长,安排人卸货。陈先生,请跟我来,师座想见你。"
师指挥部设在一间被炸得半塌的民房里,墙上挂满了作战地图。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将军正在接电话,看到他们进来,匆匆挂断。
"师座,这位就是陈默先生。"周翰成介绍道。
将军——88师师长孙元良——快步走来,握住陈默的手:"陈先生,赵连长己经报告了你的壮举。我代表全师官兵感谢你!"
陈默不习惯这样的热情,有些局促:"孙师长言重了,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孙元良打量着陈默的装束——那件未来材质的作战服在油灯下泛着奇特的光泽。"陈先生从哪里来?这身装备...很是特别。"
房间里的空气似乎凝固了一瞬。陈默感到几道目光同时聚焦在自己身上。他早就准备好了说辞:"我是南洋华侨,在欧美学习机械工程。这辆车...是我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同行秘密研发的,专门为了回国抗日。"
"原来如此!"孙元良恍然大悟,"难怪技术如此先进。陈先生爱国之心令人敬佩!"
周翰成却微微皱眉:"陈先生,恕我首言,你的口音...不太像南洋华侨。"
陈默心头一紧。这个周副师长观察力太敏锐了。"我在英国长大,后来又在美国待了几年,口音可能有些混杂。"
周翰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再追问。孙元良则热情地邀请陈默共进晚餐,席间不断询问那辆步战车的性能参数。陈默小心应对,透露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但对核心科技避而不谈。
饭后,周翰成送陈默去临时安排的住处。月光下,两人并肩走在战地小路上。
"陈先生,"周翰成突然开口,"明天日军很可能会进攻我们的左翼。你的那辆战车...能否协助防守?"
陈默停下脚步。他知道历史走向——明天日军确实会发动猛攻,88师将损失惨重。如果他介入,或许能改变一些人的命运...
"我可以帮忙,但我有个条件。"陈默首视周翰成的眼睛,"我不想被编入正式编制,只想作为爱国华侨提供支援。"
周翰成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为何?以你的能力和装备,至少可以当个营长。"
"我不擅长指挥,更适合做技术支持。"陈默婉拒道,"而且...这辆车还有很多测试项目。"
周翰成沉思片刻,突然笑了:"陈先生,你身上谜团不少。不过现在抗日为先,我尊重你的选择。明天早上六点,我在指挥部等你。"
(http://www.wbxsb.com/book/JSCA-2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bx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