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我刷的视频通古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章 滴血认亲真的有效吗

 

第12章滴血认亲真的有效吗

【以上,只是基于基因数据的两个可能性猜想。】

【中山靖王的陵墓早就挖掘了,已经没有办法通过古DNA去探寻事实的真相。】

【所以,这件事,可能永远是个谜了。】

弹幕飞出:

“可以质疑刘启的人品,但不能怀疑他的能力,贾夫人想要在宫中出轨而不被发现,压根是不可能的,所以中山靖王应该是大汉皇族。”

“确实,大汉棋圣很厉害的,贾夫人哪有那个胆子敢与人私通。”

“这谁说得清楚,古代皇宫里面的事,感觉乱得很。”

看着视频最后的结语与各种弹幕议论,历朝历代众多古人各有各的看法。

有相信中山靖王不是大汉皇族后裔的,也有相信中山靖王是大汉皇族后裔的。

当然,从这个视频之中,历朝历代众多古人更为震惊的,还是后世所谓的“基因检测”技术。

通过这样的技术,居然可以准确判断,相隔长达几千年人的亲属关系。

这在古人们的眼中,实在太过神奇。

由此,不少古人联想到了,历朝历代流传已久的“滴血认亲”法。

他们很好奇,后世这个“基因检测判定亲属关系”的方法与他们使用的“滴血认亲”法相比,谁更靠谱?

便在此时,高空巨幕中新刷出来的视频,恰好与此相关。

【华夏古代采取的“滴血认亲”法,真的可信吗?】

这个问句在高空巨幕中一出现,瞬间引发了历朝历代众多古人对新视频内容的关注。

不过,这些古人们的关注点,还略有不同。

因为“滴血认亲”这一办法,是在三国之时,才被创立的。

然后,随着华夏古代社会的发展,这一方法被奉为圭臬,成为了华夏古代无人质疑的金科铁律。

因此,对于三国位面之前的那些古人而言,他们是第一次听说“滴血认亲”法。

故而,他们更关注的点在于“滴血认亲”具体是什么意思。

而三国及三国之后朝代位面的众多古人而言,他们关心的则是,新视频标题那个问题的答案,即是“滴血认亲”这一办法,到底可信不可信?

在他们原本的认知中,自然是觉得非常可信。

但他们又隐约觉得,后世之人郑重其事地提出这个问题,也许其中会另有玄机。

【我们经常会在古装影视剧中,看到这样一个画面。】

【为了验证血缘关系,衙门会在审讯时,让嫌疑人和自己的直系后代上演一出,滴血认亲的大剧。】

【看到血滴到碗中融到一起,或者各自分离,很多人觉得好神奇,感觉充满神秘感和仪式感。】

【但是,滴血认亲真的有效吗?】

武周位面,狄仁杰看着视频中的内容,颇感熟悉,因为他有时候在查案的过程中,也需要用到这一方法。

“这一方法,真的存在问题吗?”狄仁杰陷入思索之中。

【古代的滴血认亲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滴骨法,一种是合血法。】

【滴骨法是指,将活人的血,滴在死人的骨头上,如若沁入骨内,则表示滴血的活人与尸骨,有直系亲属的血统关系,如不能沁入,则表示没有亲属关系。】

【合血法是指,如需判断两个活人,是否直系亲属时,就让两人各自滴在清水中一滴血,然后观察是否会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体,如凝为一体就说明,是直系亲属的关系.....】

大秦位面。

秦始皇看着高空巨幕,觉得颇有意思。

这样的认亲方法,操作起来倒是很简单快捷,不过,这两个方法,是基于什么道理呢?

其真的有用吗?

对此,秦始皇很是好奇。

【先来说滴骨法。】

【这一方法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

【据《会稽先贤传》中记载,三国时,有一男子,名陈业,他的哥哥渡海而亡,同船的死了很多人,船舶又在海上漂流了很多天,等发现的时候,尸体都已腐烂,难以分辨尸体的身份。】

【陈业悲痛欲绝,说道:“吾闻亲者血气相通”,于是割破手腕,把血滴到尸骨上,血沁入骨头的就是自己亲人,其他来认领尸体的亲属也都如此为之,最后都找到了自己亲人的尸骨。】

【后来这一方法广为流传,并被宋朝法医宋慈,记载在《洗冤集录》中,称为:检滴骨亲法。】

【但其实,这一方法是极其不可信的。】

南宋位面。

宋慈愣住了。

不可信?

为何不可信?

他在办案实践中,使用过这样的方法,并通过其余途径对结果进行验证过,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为何后世之人,会如此坚定地说,这一方法不可信呢?

作为具备极强科研精神的法医学鼻祖,宋慈非常迫切地想弄明白,这个问题的答案。

【因为骨骼无论保存在露天地,还是埋藏在泥土中,经过较长时间,一般情况下,软组织都会经过腐败,完全溶解消失,毛发、指(趾)甲脱落,最后仅剩下白骨化骨骼。】

【白骨化了的骨骼,表层常腐蚀发酥,滴注任何人的血液都会浸入。】

【而如果骨骼未干枯,结构完整、表面还存有软组织时,滴注任何人的血液,都不会发生浸入的现象。】

【也就是说,血液能不能浸入,只跟骨头的状态有关系,与是谁的血液,没有任何关系。】

【那用这种方法去认亲,当然是极为不靠谱。】

南北朝位面。

梁武帝时期。

豫章王萧综心头一震:“是这样吗?”

他略一思索,从房中一个小盒子中取出一根骨头,然后,他叫来一个心腹侍卫,手拿这根骨头,对其下令道:“滴几滴血到骨头上。”

闻言,这个侍卫听令行事。

紧接着,侍卫的血慢慢沁入了这根骨头内。

见状,萧综喃喃自语道:“果真如同后世之人所说,滴骨法不可信。”

“那便罢了吧。”

萧综放弃了心中原本的一个决定。

一个杀死他亲儿子的决定。

南宋位面。

宋慈看完巨幕中的解释,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是我错了。”

紧接着,宋慈低头奋笔疾书,把他正在撰写的《洗冤集录》之中有关“检滴骨亲法”的原本内容删除。

取而代之的,是介绍“检滴骨亲法”的真正原理,并强调其不可信。


    (http://www.wbxsb.com/book/IN89-1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bx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