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人在华娱,开局拿下杨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3章 新电影的选择

 

陈然回到酒店没有立刻休息,他靠在椅背上,闭着眼睛,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扶手。舷窗外是深邃的夜空,偶尔有星光闪烁,如同他此刻脑海中不断闪现的念头。

派拉蒙的橄榄枝己经递了过来,条件优渥,诚意十足。亚瑟·科恩虽然是个老狐狸,但在商言商,只要能带来利润,他不会吝啬投入。现在,压力来到了陈然这边——下一部电影,拍什么?

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的选择,更是他作为导演,在好莱坞立足的第一步,是向派拉蒙,向整个行业证明自己价值的关键一役。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至少,不能是惨败。

他脑子里储存的剧本和创意,像是一个庞大的资源库。有些是经过市场验证的爆款,有些是口碑极佳的文艺佳作,还有些是题材新颖、剑走偏锋的类型片。

第一个被他排除的是那些需要巨额投资的超级大片。比如他记忆中那几部特效场面恢弘的科幻史诗,或是需要全球取景、大牌云集的动作冒险片。现在还不是时候。他虽然拿到了派拉蒙的投资承诺,但作为新人导演,对方不可能一上来就给他无限的预算和绝对的信任。贸然提出这种级别的项目,只会显得他不切实际,甚至可能让派拉蒙收回承诺。步子要一步一步走,不能太大,扯着蛋就不好了。

接着,他考虑了几部小成本的剧情片,故事精巧,人物深刻,是冲击奖项的好选择。但他很快也否定了。派拉蒙看重的是他的商业潜力,是像《泰囧》这种以后在国内市场展现出的那种票房号召力,以及《招魂》、《源代码》这两个剧本所预示的类型片掌控能力。第一炮,必须打得响亮,必须在商业上取得成功,才能巩固他的地位,为未来争取更大的空间和自由度。文艺片可以拍,但不是现在,不是和派拉蒙合作的第一部。

那么,剩下的选择似乎就集中在了他相对熟悉的领域——中小成本的类型片。

他脑海里浮现出几个备选方案。

一个是类似《电锯惊魂》系列的低成本、高概念恐怖片。这个路子他熟悉,《招魂》的剧本己经卖给了派拉蒙,再拍一部同类型,似乎顺理成章。但陈然隐隐觉得有些不妥。重复自己,固然安全,但也容易被定型。而且,派拉蒙刚刚买下《招魂》,他再拍一部恐怖片,会不会让对方觉得自己只会这个?他需要展现更多可能性。

另一个是青春校园喜剧,有点类似《美国派》的路子,在国内或许也能找到市场。但好莱坞的青春喜剧,文化差异是个不小的门槛,而且尺度拿捏不好,容易弄巧成拙。再说了,拍这种片子,总感觉有点掉价,和他未来规划的路线不太相符。

还有一部软科幻片,讲述人工智能觉醒的故事,概念不错,也有一定的深度。但类似的题材,好莱坞己经拍了不少,想要出彩并不容易,而且对特效的要求也不低。

陈然的眉头微微皱起,手指停止了敲击。他需要一部既能展现他独特的导演风格和叙事能力,又能在商业上有所斩获,同时制作成本相对可控,并且题材具有一定新鲜感的电影。

陳然的手指在光滑的桌面上有节奏地敲击着,像是在为脑海中激烈的辩论打着拍子。他需要一个完美的切入点,一个既能满足派拉蒙的商业预期,又能展现他导演功力,同时还能为他未来铺平道路的项目。

他回想起那些曾经让他眼前一亮的剧本和电影。一部节奏明快、充满黑色幽默的犯罪喜剧?似乎有点过于讨巧,而且很容易拍得不伦不类。一部心理惊悚片?这个方向似乎更靠谱,能够展现他对氛围和节奏的把控。

就在这时,一个名字,一部并非英语母语的电影,如同深海中的珍珠,浮现在他的意识里——《看不见的客人》(tratiempo)。

西班牙悬疑片。成本不高,场景集中,大部分戏份甚至可以在几个室内场景完成。这首先就解决了预算的问题,对于派拉蒙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低风险的选择,至少在投入上是这样。

陈然的眼睛微微眯起,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这部电影的精髓在于其精巧绝伦的剧本。一个事业有成的男人,卷入一场情妇的密室谋杀案,为了洗脱罪名,他请来一位金牌女律师,在有限的时间内,他们不断地回顾、推演案情,试图找出真相。故事的核心简单明了,但叙事结构却极其复杂,反转接着反转,谎言套着谎言,首到最后一刻才揭晓令人瞠目结舌的谜底。

这正是他想要的!

这部电影拥有成为商业爆款的一切潜质。悬疑、惊悚、反转、人性的挣扎与阴暗——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本身就极具吸引力。更妙的是,它虽然情节复杂烧脑,但核心故事线和人物动机却并不晦涩,普通观众完全能够理解和代入。它不像某些艺术片那样曲高和寡,也不像纯粹的爆米花电影那样缺乏回味。它在商业性和艺术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

而且,陈然敏锐地意识到,这部电影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冲奖潜力,尤其是欧洲三大电影节!

戛纳、威尼斯、柏林。这三大电影节一向偏爱叙事技巧高超、导演风格独特的作品。《看不见的客人》这种依靠精妙剧本和导演调度取胜的悬疑片,恰好是它们的菜。如果能成功翻拍,并由派拉蒙这样的好莱坞巨头进行全球推广,其影响力将远超原版。一旦能在欧洲三大斩获重要奖项,那对他个人声望的提升,将是难以估量的。这不仅仅是在好莱坞站稳脚跟,更是向世界影坛宣告自己的到来。

这步棋,比单纯拍一部在美国市场卖座的类型片,要高明得多,也更符合陈然长远的野心。他不仅仅想成为一个赚钱的导演,他想成为一个真正有分量、有话语权的大导演。

当然,翻拍经典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珠玉在前,任何一点瑕疵都会被无限放大。改编需要极其谨慎,既要保留原作的精髓,又要进行适当的本土化,使其符合英语观众的文化语境和观影习惯。选角更是重中之重,男女主角需要极强的演技来支撑这层层反转的剧情,任何一个角色的疲软都可能导致整部电影的崩塌。

但陈然有这个自信。凭借他对原作的深刻理解,以及脑海中对各种成功与失败案例的复盘,他有把握规避掉许多可能的陷阱。

他深吸一口气,心中的犹豫一扫而空。就是它了——《看不见的客人》。低投入,高回报潜力,既能满足派拉蒙的商业需求,又能冲击国际大奖,还能最大限度地展现他的导演才华。

这个决定,如同棋盘上落下关键一子,瞬间盘活了整个局面。

现在,他需要做的,就是将这个想法包装好,去说服亚瑟·科恩那个老狐狸。他能想象到对方听到他要翻拍一部西班牙语悬疑片时,那挑起的眉毛和审视的目光。这需要技巧,需要充分的准备,需要让他看到这部电影背后巨大的商业价值和潜在的荣誉。

陈然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洛杉矶午后的阳光。挑战才刚刚开始,但他己经感觉到了久违的兴奋。他拿出手机,并没有立刻拨号,而是开始在备忘录里飞快地记录下说服派拉蒙的要点,以及初步的改编思路和选角方向。每一个字,都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战役磨砺武器。他要打一场漂亮的仗,用这部《看不见的客人》,敲开好莱坞更深处的大门。


    (http://www.wbxsb.com/book/IDJR-4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bx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