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三国:暴力军师,三剑败吕布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2章 舒县见周瑜,周瑜拜师

 

抵达舒县后,孙策就指着一个方向,低声道:“那边不远处就是郡府,亚父可要现在过去?”

还是需要先洗漱休息一番?后面的话还没说完,楚风就摇着羽扇,淡笑道:“暂且不去见庐州太守。

先去周氏府邸,拜访周瑜。”

孙策自然高兴。

去年征讨董卓之时,孙策就曾跟周瑜接触过,两人年纪相同,又都胸怀大志。

某些观点上常常不谋而合,因此相谈甚欢,关系很好。

楚风自然是有自己的考量,周氏在庐江威望极高,若是能得周氏出面相助,拿到通关文牒就容易的多。

听到通报,周瑜脚步匆匆而来。

不同于寻常小将,周瑜青丝纶巾,身披鹤氅,手持羽扇,面如冠羽,一派风流之姿。

只是眉眼处尚能看到稚气。

互相见礼入座后,周瑜便问起孙策从何处而来,并着如今消息纷乱的传国玉玺之事。

自然不曾问的太清楚,只是摇头叹息:“十八路诸侯匡扶汉室,铲除董卓,如今却盯着玉玺不放。

当真让人齿冷。”

孙策更是愤怒捶桌,冷笑道:“之前若是能心思都在一处,董贼早已身死,更别提……”

孙策本是想说粮草之事,但如今到底算是暂投了袁术,还要借他庇护,到嘴边的话在喉头滚了滚,又咽了回去。

周瑜却是听懂了。

连连点头道:“董卓,国之贼也,人人得而诛之,只不知汉室何时能重振天威。”

孙策微微蹙眉。

这话他也不知怎么回答,下意识看向楚风,拱手道:“不知亚父对当今之势如何看?”

周瑜也跟着看了过来。

楚风抿了口茶,心道果然还是不好喝,默了默,才淡淡开口:“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自秦而今,莫不如此,十八路诸侯伐的是董卓,焉知若是胜了,不会是下一个太师?”

啊这!

周瑜和孙策都是心头一震,低低呢喃着:“天才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区区十二个字,道尽了他们想不通的事。

这是何等的智慧。

楚风淡笑,他若是生在这个时候,保不齐也会迷茫,可他不是啊。

凭着对三国剧情的了解,他很清楚怎么走才是对的。

把茶盏往旁边推了推,楚风才再次开口:“尔等不妨想想,之前的十八路诸侯。

看着董贼权倾朝野,哪个不是明骂暗妒?”

貂蝉跪坐在身后,微微抿了下唇,军师果然不爱喝这种茶啊,白皙的小手伸出。

不动声色的把浓茶移开,换了盏清水。

周瑜目露不解,迟疑道:“先生此言,便是不必匡扶汉室?扶保天子?”

楚风抬眸看了一眼,见周瑜眼中只是单纯的疑惑,并无质问之意。

方才解释道:“如今诸侯并立,民不聊生,吾一路走来见流民者众,又怎是杀一个董贼能解决的?

古语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若为一方郡守,自有守土安民之责。

难道要为了所谓的忠心,置黎民于不顾?那董卓之流必起,百姓也势必要反。”

楚风喝了口清水,将口中茶气压了下去:“端看在心里对谁忠,因何忠罢了。”

这话,简直让周瑜打开了全新的认知。

他生于此,长于此,自然知道百姓日子艰难,能在乱世庇护一方净土,这才是该有的风骨。

远胜过那些虚名。

当即抚掌道:“自然是要投靠明主,外可建不世之功,内可大庇寒苦之人。”

深吸口气,才又颤声问道:“不知先生以为,当今天下何人可称英雄?袁绍袁本初,亦或是……”

周瑜倒是没有其他想法,单纯仰慕天才豪杰,将能想到的诸侯都问了个遍。

尤其是参与讨董的。

孙策也想听听楚风如何说。

楚风轻笑一声,并未直接回答,而是淡声道:“很简单,不要看其名,听其言,而是观其行。”

周瑜和孙策都微拧了眉,沉默很久,才恍然大悟。

正是如此,袁家兄弟四世三公,声名显赫,多少人奔走投靠就是为了这个。

可这不过是其名,旁的不说,单就之前粮草之事,此二人就失了气度磊落。

至于言!

十八路诸侯一个比一个说的好听,但围攻董卓之时走的走,退的退。

现在更是为了个流言,直接把董卓扔在一边了,可还有人记得天子?

只有行,是无从掩饰的,既可看出人品,还可观出能力。

一开始周瑜还是在与楚风畅谈,不知不觉中已经变成了请教。

加上楚风最近的高超智谋表现,让周瑜无比折服。

这就是观其行吧?

周瑜自诩博览群书,继续看下去,已经不能让他的谋略和兵法有所进步。

再看孙策,短短时间就进益良多。

于是豁然起身,提出要拜楚风为师,想要跟在其身边学习谋略兵法。

这可是未来东吴的重臣。

楚风自然同意了。

本以为和孙策拜亚父一般,磕几个头就行了,万没料到周瑜格外郑重。

不但禀报长辈,准备了六礼。

还布置了一番,沐浴更衣,要不是知道楚风还要抓紧赶回吴郡,必是要看过黄历,挑出黄道吉日的。

正了正衣冠,跟着左手压右手,举手加额,一拜,拜圣人,祖师。

楚风端坐在上首之位。

周瑜二拜,行叩首大礼,递拜师帖。

三拜……

楚风喝了敬师茶,方才开口训示:“汝当牢记今日为何想要拜师。

到得学成之日,可偿今日之愿,便是圆满。”

什么好好学,还是尊师重道之类的,楚风提都没提,就凭周瑜,还需要叮嘱好好学?

怕是跟孙策一样,恨不得天天蹲在他身边询问,他都看到了。

孙策把他随口讲过的东西,都整理成册子,时不时的拿出来翻看。

周瑜躬身到底,认真道:“是,谢恩师教诲,弟子定不忘初心。”

礼毕,周瑜便提出带楚风几人前去郡府见太守陆康。

他之前听孙策提及,他们在袁术那借了一万精兵和十万粮草,便猜到他们是想要拿到通关文牒。

穿过庐江郡而回。


    (http://www.wbxsb.com/book/G5PI-3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bx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