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以虚和朱元璋谈了很多,最后推荐道:“我觉得四皇子燕王朱棣很进取之心,可以让他全权主导美洲的殖民之事。”
“你到时候可以提一下。”任以虚说道。
朱元璋打了个哈哈,不过心中却接受了任以虚的意见。
因为他也和任以虚一样,看好燕王朱棣的能力,认为他可以最好的完成殖民美洲的任务。
只是随即又提到了藩王比赛的事情。
任以虚考虑了一下,觉得这样也还不错,便说道:“土豆确实很重要,让诸位皇子去竞争,倒是能够确保将土豆找回来。”
见任以虚支持自己的决定,朱元璋也高兴的点了点头。
转身和任以虚告别,回宫去了。
皇宫,书房,朱元璋刚回宫,还没坐稳,就有太监来报,说工部尚书薛祥求见。
看来对方是朱元璋前脚刚走,他就后脚跟上来了!
不过到算是他有点眼力见,没有打扰朱元璋和任以虚的谈话,而是特意等到朱元璋空闲之后再来求见。
朱元璋也就不再多想,说道:“宣。”
不一阵,工部尚书薛祥便踏着匆忙的脚步走了进来,俯身下跪道:“微臣参见陛下!“
“免礼。”
朱元璋随意的摆了摆手,问道:“你今日求见,所为何事啊?”
只见薛祥脸上挂着一丝无奈,一副悲痛欲绝的样子,哭诉道:“工部实在是不堪重负啊!陛下!”
“微臣斗胆请求陛下下旨扩张工部人手,调集天下能工巧匠,征召农夫!”
说起这个,薛祥就感觉自己这几天当真是像坐过山车一样,每天的心情都不带一个重样的!
刚开始的时候,接连给了工部燧发枪和蒸汽机,这两个东西给他们,说要研究仿制,并且找到如何应用蒸汽机的方法。
这可是多少年来工部第一次受到重视!
而且这个命令据说是直接由朱元璋下达的!
这可是直达天听的大好事!
平时工部这个爹不疼,娘不爱的部门可没这么受重视!
所以工部当天就集齐了所有的人手,想要钻研燧发枪和蒸汽机,但这刚一研究,就出现了大问题!
燧发枪还好一些,就是锻造的过程难,需要很多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带领。
其具体的原理则没有那么难理解。
但蒸汽机就让所有人头疼了!
他们工部所有的老师傅加在一起也理解不了,这个的原理到底是因为什么,为啥这样组装一下,就能直接烧水作为动力了呢?
工部的人顶多能做到仿制,根本就理解不了原理!
但仅仅只是仿制可不行啊!
送来的蒸汽机不过是一个模型机,原理是对的,但具体应用到蒸汽轮船,和蒸汽火车上的时候,就必须要改变一些。
但谁让这个项目是朱元璋直接下令的呢?
没法,只能一直加班加点的研究。
好不容易研究出了点眉目,大家都很高兴的时候。
燕王朱棣和任以虚来工部了!
说是要参观蒸汽铁甲战船的制作进程,工部的官员自然是不敢不让的,而且那些老师傅,也有一肚子的问题,想问任以虚。
可问题是......问了之后,他们的疑惑倒是少了很多,可新增加的疑问更多了!
不是说往复式蒸汽机就可以驱动轮船了吗?
什么是四缸三胀式蒸汽机?
原来蒸汽机还能这样子用的吗?
如果这样的话其实也没事,因为他们可以记住图纸,把任以虚说的话记下来,慢慢研究,总有一天能解决。
可问题是......
第二天朱标又和任以虚一起来了!
这次说要看火车!
可问题是前一天朱棣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把大部分的人手,抽调到蒸汽铁甲战船的钻研去了,火车这玩意儿的开发,自然就缓慢了下来。
但这可是朱标啊!
是太子!
得罪谁也不能得罪他啊!
所以没办法,只能再次抽调人手回来,让一部分研究蒸汽船的人回来研究火车。
毕竟朱棣也是皇子,也不能得罪,还是必须要保证有人手在研究,不然到时候人家问起来,你不好回答啊!
你难道能说我帮太子开发火车去了,你的蒸汽船就等等吧。
你看朱棣给不给你好果子吃!
薛祥苦啊!
这工部尚书一直以来,都是不被当六部尚书来看,但现在是不被当人看了啊!
但直到现在,咬咬牙也还能坚持。
可谁能想到朱元璋竟然也来了!
说要加大力度生产燧发枪!
好早日给军队装备上!
但工部现在哪儿来的人手?
没办法,薛祥今日也就只能跑上门来,直接跟朱元璋哭诉了。
薛祥跟朱元璋哭诉了一番。
朱元璋也是有些哭笑不得,怎么说呢?
这大概就是幸福的烦恼!
任以虚发明的先进技术,造出来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让工部都变得有些手忙脚乱了,人手严重不足!
按照这种情况下去,只怕想要大明上下的军队,都装备上燧发枪,得等到猴年马月。
朱元璋当机立断:“你的请求,朕准了!”
“工部加强势在必行,你现在拟个章程,明日早朝的时候提出来吧,你大概要多少人,先跟朕说一下,让朕心里有个底。”
虽然工部加强势在必行,越多的人手,就越能造出更多的燧发枪,更快的制造出火车、蒸汽船。
但是朱元璋也不能让工部抽调太多的人手。
没办法,现在大明的国库也不是特别的充裕!
没办法随心所欲的给工部银子招人。
毕竟从大明其他地方招人都是需要银两的,朱元璋的底线大概在五十万人左右!
“薛祥,你说说看,如果要在一年之内,至少装备十万把燧发枪,在京师造出第一辆火车和铺设铁轨,并且造出三艘蒸汽战船,需要多少人手?”朱元璋问道。
薛祥听到朱元璋的话,额头不由滴下一丝冷汗。
一年?
您是真敢说啊!
在这一瞬间,他这工部尚书是当真不想干了,谁爱当谁去当!
燧发枪倒是好说,只需要更多的铁矿和更多的人手,总能生产的出来,但制造火车和铺设铁轨?
就算不谈工部能不能吃透技术,光是制造,这大概就至少需要,一百万人才能做到了!
至于三艘蒸汽战船?
(http://www.wbxsb.com/book/DBS3-3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bx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