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四合院:何雨柱别样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5章 缺少票证

 

何雨柱笑答道:“去上大学啦,现在都快毕业了,还在这里认识了一位姑娘,我们都领了结婚证了,回来就是要商讨婚事的安排呢!”

阎埠贵初闻此言,心中的惊异犹如夏日的暴雨般突然。

大学?何雨柱上大学?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还未待阎埠贵消化这个信息,他又紧接着追问起来,“你刚才说的是你真的上了大学,并且快毕业了?”

何雨柱坦然地点头确认,“没错!”

阎老师显然还存有疑虑,再问,“你之前不是一直说要去学厨师吗,怎么会突然与大学有了牵扯?”

何雨柱轻轻一挥手指:“哎,那些早就过时的事儿了。

现在这时代变化快着呢,看人的标准自然也要与时俱进,您说是不是?”

说着,何雨柱又补充道,“我知道您可能不太相信。

不过现在还没毕业嘛,您看看这个吧——这是我的学生证。”

话毕,何雨柱拿出随身携带的学生证件,交到了阎老师的手中。

证书简练明了地记录了其身份:姓名为何雨柱,就读于华夏大学(化名华清大学),专业为五年级机械工程班03组。

尽管寥寥数笔,却让在场的人都为之一震。

谁曾想到,何雨柱竟自52年起便成为了大学校园中的一员!

阎老师仍然觉得事情并不那么简单,继续追问:“可柱子啊,前阵子老大爷还提及你去天津拜师学厨艺了吧?这事又是怎么解释呢?”

对于这个问题,何雨柱显得有些无奈。

“三大爷您也真是听他乱说,当时老大爷总想着让我去钢铁厂当徒弟,还说那是个不给工钱的机会。

要知道我当时在餐馆每月都有五百万的薪资(按当前货币值计算等价于500元)。

我为何要放弃这样待遇好的工作去忍受苦力?只不过后来得知老先生一片好心,也就不好意思直说拒绝,索性编造了一个小小的谎言罢了!”

说到这里,何雨柱继续解释:“随着时间推移,想必他也懒得再提这事;况且我也将实情告知了父亲,因此并没有向邻里四舍张扬。

毕竟如今我既已踏入高等教育的殿堂,心中自然向往更高的发展而非整天围着锅碗瓢盆转了。”

阎老师听到这里,感叹不已,“好好读书确实重要啊,好在你有这个决心!”

至于阎解成,虽然与何雨柱年龄相近,并且出身良好,甚至担任小学教师职位,但却无法复制前者这样的成功之路。

这样优美的环境与和谐的气氛下,居然自已儿子一个职业技术学校也没考上。

但何雨柱不仅考上了大学,而且是我国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华清大学。

对于此,阎埠贵嘴上虽说不在意,内心实则满是嫉妒。

不过,阎埠贵仍开口问道:

"一大爷知道这事了吗?"何雨柱感到诧异:

"三大爷,你是教书的,也是院里的三位长辈之一,专门调解邻里之间的问题。

现在我去上大学,难道也要向上报备吗?"

听了何雨柱的话,阎埠贵有些惊讶地看了他一眼,感觉这小子自打上了大学,确实变得不一样了。

若说要上报,何雨柱会直接给他扣一顶干涉个人自由或是封建家长式的帽子。

若说不必上报,前面的话岂不是白说?阎埠贵一时没应声,转而赞叹道:

"何柱子,真行,你果然与众不同,难怪能考上大学!" 何雨柱淡笑回应:

"过奖了,三大爷没什么事儿的话,我先回去啦!"

听到这话,阎埠贵点着头表示:

"那行,我不耽搁你,抽空来家里聊聊!"

阎埠贵心知,眼前的何雨柱已经飞得越来越高,不再是以前的那个他能够随便影响的人了,因而想借此机会与之缓和关系。

何雨柱当然也看出了阎埠贵的心思,不过他往后也不会常常来这个地方,如果不是婚礼的缘故。

他的那位不负责任的父亲何时来找他也无从预知,更别提何雨柱本身就没想过回来这里常住。

于是,何雨柱带着杨小迪走进了院内。

见此情景,正在院子里嬉戏的何雨晴看到了哥哥何雨柱,顿时乐坏了:

"哥哥!哥!抱抱!"

见何雨晴那稚嫩的小步迈向何雨柱,后者上前一把把她抱了起来。

这温馨一幕也被宋子玉、大妈秦淮茹及其他邻居尽收眼底,大妈不由得惊叹道:"柱子!"

而当她听到何雨晴叫何雨柱“哥哥”

时,心中更是确信何雨柱早已与失踪已久的大哥何大清取得联系。

虽然何大清离家时间不短,但从妹妹的反应来看,他们应该已经有段时间的往来。

对此,何雨柱没有解释太多,仅向秦淮茹打招呼说:

"贾家嫂子好!"

随后询问宋子语:"宋姨,我爸在哪儿呢?"

没料到何雨柱竟已返回,宋子语愣了一下,回答:

"他啊,还没下班呢,在外工作,有什么急事吗?" 何雨柱点了点头,拉着杨小迪说:

"宋姨,你也认得,我们已经登记结婚,这次特地来找爸爸商讨婚礼的事宜!"

此言一出,杨小迪害羞得低下头,没有言语,但在众人面前何雨柱的这番话令她非常欣慰和幸福。

宋子语万万没想到杨小迪竟如此言语,她说道:

“你在这等会儿,我去帮你爸爸找他来。”

何雨柱连忙阻止:

“宋阿姨,您别麻烦!”

随后何雨柱提高嗓门,大声呼叫:

“谁能帮我到钢铁厂后面去找我爸何大清回来,我出五毛跑腿费!”

这件事本来只是一件小事,还没等人回过神,无所事事的阎解成站了出来,高举着手说:

“我来做!”

然后,如同离弦之箭一般飞奔出去。

看到阎解成的迅速行动,其他人才恍然大悟。

要知道,在那个时代,五毛钱已经能够购买大约五公斤的杂粮,并不是一个可以忽视的数目。

看到阎解成立刻行动,杨小迪明白了何雨柱在胡来,她说道:

“你又乱来!”

但何雨柱则解释道:

“真的没有乱来,我只是不想让宋阿姨过于劳累,只是个送信的任务而已。”

杨小迪闻言,并未再说些什么,对于这种微不足道的小事,确实无需多言。

无论是何雨柱,杨小迪,还是陈雪茹,他们家庭并不缺少钱财。

他们稀缺的是票证——早先的奖励给何雨柱的是现钱,但是改革之后,虽然手里的现金变多,但可用的票证却越来越少。

学校提供补助但并不支付工资,当然也不提供票证,那些以前有余钱却没购买票证的人们懊恼不已。

不过这对何雨柱来说不算问题,因为他早已预见这一天,预先囤积了许多必需品。


    (http://www.wbxsb.com/book/AP68-6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bx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