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处,何大清携宋子语重返了四合院。
才踏入四合院的那一刻,他就碰上了阎埠贵,微笑着打了招呼。
阎埠贵听到何大清的话语顿时感到愕然——何大人这真是个让人刮目相看的角色。
找了一个比他大出整整三岁的新娘,这让阎埠贵感到颇为意外:“等等,你是说比柱子大三岁吗?那就是……”
何大清点头承认了:“就是啊,这又怎样?没人能说什么,国家还批准我们登记结婚呢,你还有什么看法?”
听到这儿,原本想要教训几句的阎埠贵立刻否认了自已的意图:“哪有,哪里有,我只是感觉有点匪夷所思罢了。”
之后,两人进了家中。
看见屋里收拾得很整洁的样子,何大清心下了然——是那个傻帽兄弟确实有两把刷子。
想到平时自已在时也未必能做到这样整洁,他对宋子语说道:“进来吧媳妇,虽然有些土气,但还可以吧。”
步入房门后,宋子语环顾四周,这里虽然不如何雨柱的住所有那么高档次的摆设,但她觉得一切都很不错,完全能够适应。
“我自已动手打扫干净一点,你出门采购些日用品,我们就打算住这里了。”
她说。
何大清答应了:“好,我现在就出发。”
何大清整理好清洁工具后与宋子语交代了家里的大概情况,随即准备前往商店。
恰好在出门时碰到了正准备出门购物的易中海。
何大清装作异常兴奋的模样,上前热情地打招呼:“易老弟,许久不见,新年快乐——”
面对这一幕,易中海显得异常惊讶,原以为是何雨柱回来了呢。
由于心里有所愧疚,面对着突然出现在眼前的何大清,易中海不免有些局促,毕竟他手中握有何雨柱和何雨水本该收到的生活费用以及信件,这些都是他未曾按计划发放的。
此时,易中海询问何大清:
这几天调养下来,宋子语的模样大为改善,不仅是添置了几身新衣裳,还涂上了陈雪茹这位小财主送来的雪花膏。
何家提供的饮食颇为讲究,也让宋子语身形更加。
这时,易中海开口道:
“不跟你多聊了,我要去购置些日用品。
初回故乡,家中的物资几乎空空如也。
待会儿购足了物品,再和大伙聚聚。
这过年的当口,合作商店上午营业,过午后便不再对外。”
易中海应声道:
“行,那你快去办妥。”
说着,何大清便推着他的单车出门办事。
而宋子语望向易中海,笑容满面地说道:
“嗯,还是叫你易大爷好了。
若是被清歌听到喊‘老易’可能不太好听。
这次不招待您啦,我们夫妻俩刚刚回乡,家宅有些脏乱,容我清理完再说,请您务必给清歌个面子,改天再来作客喝两杯。”
话语一落,宋子语便回房安歇。
此时,易中海站在原地略显呆滞,完全不知所措。
片刻后,那位大妈走出房门,见状推了一把易中海:“你愣着干什么呢?”
随后,又轻声补充:
“刚才大清带回了位新娘子,正在收拾房间呢。”
易中海对此感到极为惊讶,几乎找不到话回答。
而这位年长的大嫂接着说出了一个计谋:
“能不能找到小柱,告诉他这个消息。
依着他的个性,肯定不会轻易放过此事,加上我们从中作梗,哪怕无法逼迫何大清放弃新人,
起码能促使他们与小柱反目。
之后,处理起小柱来就容易多了。”
易中海听着这话有些意外,心想这年迈的老太太虽然耳朵不大好使,却精明得很,心机也不少,不禁附和道。
“好吧,这几日我便去打探一番,看看傻柱如今在何处念书。”
待在家中时,何雨柱对此一无所知——这位老太太正盘算着他。
要是以前那个莽撞的何雨柱,在这里只会被那老太太玩弄于股掌之中。
然而,此刻的何雨柱已经不同往昔,并且何大清的妻子,还是他亲手安排的呢。
假如那老太太知道这一切,怕是惊得眼珠子都快要掉了。
只是,到了人们发现这一事实时,一切都已成定局。
至于何大清,大院子那些风言风语对他早已无动于衷。
若非他脸皮够厚,怎能抛弃自已的儿女,和一个寡妇远走保城?如果不是这般厚颜无畏,何以如今能迎娶一位比何雨柱年长三岁的女子为妻?因此,别人的非议与何大清全然无关,他只求自已生活顺心即可。
好与坏,何大清根本不以为意,所以他高兴地把物品买回家时,整座大院都已得知他的回归消息。
不仅如此,他还带回了一位如花似玉的新夫人。
众人纷纷出面观看,唯有贾张氏看何大清极为不爽。
她眼见何大清进入房门后,不满地啐了一口:
“老不要脸的!都这么大年纪了,还找了个年轻的!”
需知贾东旭的妻子秦淮茹十八岁嫁给他,至今已是二十一岁,正与她的儿媳以及宋子语同年。
看到这一幕,贾张氏心中甚为嫉妒,因从前何大清的生活便令旁人艳羡不已。
自打他离家出走后,大伙儿乐得看何家的笑话,哪料此次归来,其境况反而更上一层楼。
这可让那些想看笑话的,心中憋屈极了。
特别是对这变故最不能忍受的,恐怕就要属贾张氏了。
碍于邻里关系,其他人未发一言,但贾张氏则不遗余力地表达出她的不满。
易中海心里也想附和,然而想到自已心中有愧,只能板着个脸离开了。
他盘算着找个机会见见何雨柱,试图为难一下何大清。
谈到未来养老的事,易中海仍旧押宝在贾东旭身上。
因而,何大清能否回到这个大院,对他并不关心,易中海所顾虑的是聋老太太的看法。
因为,在这个院子里能够随心所欲地作威作福,除了依赖聋老太太的支持外,再无他人可倚仗。
只是现阶段的易中海,还未有心机 全院人为贾家筹措善款。
当前,贾东旭已升入正式编制,许多家庭的生活条件反而还不如贾家。
此时的大院生活仍算平和,即便是有什么波澜,也不过是些日常琐碎。
何大清自然不会在意这些杂言,他想起当年何雨柱母亲病重之际,整座大院中无人伸出援手,除了一向伪善的易中海边道几句虚情假意的话,而在离去之时,才托易中海运送何雨柱和何雨水的安危。
但何大清如今得知,易中海私扣了他留给儿女的生活费,心中便对四合院里的人充满了负面情绪。
(http://www.wbxsb.com/book/AP68-4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bx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