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不知命运之轮仍在转动,试图再次将他卷入其中,不过如今站在何雨柱背后的已不再是那个最初的灵魂...
这天傍晚,何雨柱回家时正好遇上岳母宋子语带着妻子和年幼的女儿在家。
女儿何晴已满六岁,即将开始接受小学教育,但由于家庭状况尚可,让何晴能够继续学业并非难事。
不知何故,自何雨晴出生后,何大清和宋子语就没再怀上小孩。
不过,何大清对此倒是毫不介意,因为已有三子,他心中颇为满足。
大儿子何雨柱现已,他深知儿子的能力。
而次子何雨水则是大学毕业生,工作分派后,虽不及兄长显赫,但也身居要职。
至于小女儿何雨晴,聪明伶俐,虽未能接受正规教育,但在哥哥们的教导下,学识亦颇丰富。
一日,何雨柱对宋子语说道:“宋阿姨,您这边请。”
宋子语微微点头,继而说:“柱子,有件事情想与你商议。”
何雨柱心生好奇,追问:“什么事?”
宋子语答道:“易中海那教师最近总去找你父亲,说是同住一个大院子的人应当共同建立食堂,还说什么要紧跟国家政策云云,已经让父亲头疼不已,多次推辞未果,特地询问你的看法。”
忆及往昔,何雨柱记得易中海日后成为了技师八级的工人,便问:“如今易中海又是什么级别的技师了?”
宋子语摇了摇头,坦言:“这我确实不清楚。”
听完此言,何雨柱说道:“我之前没跟父亲提吗,咱们都已经搬离了那个院子?”
宋子语回复:“是提过,但他依旧以一堆大道理回驳。”
何雨柱感叹道:“真太过分,我得回去看看情况!”
陈雪茹插言道:“柱子,这本是找你父亲的,由你出面似乎不太恰当。”
何雨柱却坚定地说:“我不直接出面,先咨询下王主任,查看这是否真的符合国家政策。”
杨小迪支持道:“确实,直接找领导沟通更直接有效。”
但宋子语表示担心:“这样做怕是会惹恼易中海,让你父亲陷入更大的麻烦中。”
何雨柱则无所谓的态度,他说:“充其量也只是说些流言,父亲有我、还有雨晴,况且他还担任着轧钢厂食堂主任之职,处理这些小事绰绰有余。”
杨小迪认同:“确实如此,若真有实力,那些人早就采取行动了。”
何雨柱接着说:“他们远没这个能耐,这事儿我得去了解一番,到底是怎么回事!”
说罢,何雨柱驾车前往南锣鼓巷。
鉴于房子已经出租,何雨柱没有直接回到四合院,而是选择了街道办事处。
他的到来令众人感到惊讶,毕竟在当下连自行车都是罕见之物,何况是私家车。
王主任听到车辆引擎声误认为是上级视察,连忙出门迎接。
当他看见是何雨柱时,略显惊讶但仍热情地笑道:“咦,这不是柱子吗?今日为何大驾光临啊?”
何雨柱直言:“王主任,我是有些问题想请教您的!”
王主任关切问道:“什么问题?”
何雨柱回应:“国家不是正推广合作化和公共食堂么?”
王主任点了点头,回答:“不错,我们这儿也响应号召着手建设。”
何雨柱再次点头确认:“这一点我很清楚。
其实,我以前住的那个四合院也加入了这项计划。”
王主任附和道:“这样非常好,值得倡导。
所以,您是遇到什么困惑了吗?”
何雨柱遂说明来意,希望能从王主任处获得准确信息和指导意见。
“事情是这样的,我和我爸都已经搬家了,政策不允许私人交易房产,所以那间房子我就放在那儿出租了。”
王主任点头同意:“这点我知道,你那位继母前几天还来收取房租了。
有什么事吗?”
何雨柱说道:“我们既然已经搬出去了,那么原来大院里开的小食堂是否应该留在我们现在住的地方?可那边的大爷易中海硬要让我爸再回去给原来的四合院办小食堂。
你知道的,我父亲是轧钢厂食堂的负责人,在厂里已经很忙了,现在厂规模大,一天的工作量足以让人精疲力尽。
若还要他来回跑,给我以前四合院的人准备伙食,这对于年事已高的他来说太过艰难。”
听到这里,王主任明白了何雨柱的意思,回答道:“这岂不是无理取闹?既然是搬到新地方,自然应以新的居住地为重。
为了追求口腹之欢就强求他人这么做,实则是享乐主义者作祟,这种现象必须得到改正。
现在他们的大院还有人在居住,走,我们过去看一下,我想看看他们对此会怎么回应!”
何雨柱回应道:“那好吧,不过一会儿您先不要直接进去,等您在外面听听这些人的说法,再作定夺如何?”
出于对何雨柱的信任,王主任爽快答应:“行,我也正好想知道他们会怎么回答!”
随后,两人一起动身,由何雨柱驾车前往四合院。
在车内,当看到何雨柱驾驶的车时,王主任表现出极大的惊讶:
“小何,这辆车怎与普通的车不同呢?”
尽管没有自已的车,王主任却也有过乘车经验。
相比之下,何雨柱的这款车更加舒适。
何雨柱解释道:
“这是我自制的,平时自已开。
实际上,类似这样的车型已经快要量产了,相关技术和工艺已经被国家掌握。”
王主任从何雨柱轻描淡写的态度中感受到了他的超凡才能——能够自主制作如此复杂的交通工具,难怪能拿到高薪的工程师。
看着如此先进的汽车,王主任不禁感叹自已的薪资显得有些寒酸。
不多时,何雨柱驱车将二人送至四合院近处,他提议道:
“主任,车辆暂时停放这里,我先进去探查情况,您稍后跟上听他们怎么说吧!”
王主任应声表示赞同,紧跟在何雨柱之后步入四合院。
院内众人聚集在庭院 讨论小食堂的问题,声音此起彼伏。
何雨柱心念一转,也借此机会了解自已的立场。
当许大茂看到何雨柱时,眼底一亮,热情邀请道:
“柱子哥回来啦!今天是不是也来参与咱们四合院的小食堂计划?”
话音刚落,所有人都看向了何雨柱,惊讶于他的突然出现。
面带微笑,何雨柱缓缓开口:
“大茂,我早搬家了,这个小食堂的事儿跟我无关,你也知道,我跟我父亲都已经离开了这个地方,但这院的一大爷硬要拉着我们一起出力。
我也只是回来瞧瞧情况,人都不在这院里住着了,
为何还要让我既出人力又出财力?”
易中海正义地说:
“柱子,这样讲不合适,院子中的房产始终是你家的,你也始终是这大院的一部分。”
何雨柱笑答:
“但房屋我已经出租给他人,实际上我们已经不在这院内生活了!”
听完何雨柱的话,易中海随即说道:
“你这么讲不通情理,出租了就是暂时换了个主人,早晚要回归原主手中。
更何况,不过是在街道签订了为期20年的租赁合同罢了。
即便搬家了,但作为这大院的一分子,这事实不容否认,大伙儿是不是这样的意见?”
周围居民考虑到不与易中海交恶,若何雨柱依然住在此地或仍在钢厂工作,他们或许不会如此轻易站在易中海一方。
毕竟易中海已成为钢厂的高级技工。
为了一个早已不住在院里的外人而冒犯易中海,显得并不值得。
于是,众人违心地附和道:“正是!”
见到众人纷纷站到自已这一边,易中海愈发傲慢,心里想,原本打算放手不理此事。
不曾想却遇到此番局面,那么他易中海也就无需再留情面。
何雨柱冷笑望着易中海说:
“如此说来,只因为我的房客并非院里一员?如此这般的逻辑下,你们全都滚出去吧!”
见何雨柱如此狂妄,易中海猛地将手中的大搪瓷杯“砰”
的一声扣在桌上,怒气冲天地质问道:
“何雨柱,你这是什么意思?!”
何雨柱冷眼相向,反驳说:
“据我所知,这四合院每户人家的居所均是由轧钢厂和街道分配所得,
且分配之初便声明房屋归国家所有,非个人私产。
我父当年忧虑某日会被强行搬迁,所以才耗费巨资购买了现今住所。
这笔交易甚至发生在50年代前。
你们众人之中,有多少人是拥有房产的所有权的?先前易中海你已说得很清楚,未购房产者无法被视为本院居民。
至于你的住房,也仅是租赁而来,因此你也没有资格留在这里!”
何雨柱的话语令易中海勃然大怒,心想对方是否想要完全撕破颜面?
“无礼之极,何雨柱,你言辞过于尖锐,这里不乏比你年长许多、德高望重之人。
何曾见过有你这般对待长辈的方式?
这是准备挑战权威么?”
何雨柱听完易中海之言,大笑道:
“好好好,既然这样,那我今天倒真要好好‘挑战’一把。
国家刚铲除了旧体制中的三大顽疾,如今你易中海却如同新生的大魔王,压迫在这片土地之上,对此我实难认同。
你说我要如何?是想将我凌迟,抑或是砍去我人头?若真是那样,不妨就在明日午时带我到菜市口去罢!”
听到何雨柱的话,易中海面色剧变,他知道,这种话断不能应声。
一旦答应下来,即使不死也要大伤元气。
易中海高声争辩:“胡说八道!我有提到过那个么?我说的是国家?”
而何雨柱不罢休,紧跟着说:“怎么?仅仅是代表这个四合院还不够吗?你还想替代老师,掌握国家大权?压迫四合院已经不够,你还想将这压迫延伸到全中国的劳动人民身上?”
(http://www.wbxsb.com/book/AP68-12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bx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