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言情 > 穿越二战,从掌控中东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5章:我也要当院长了。(求五星好评)

 

首先被林语堂排除的是港江,其次是马来西亚,这两个地方一个城市太小,一个四周环海。

“唯一通往内陆的公路和铁路恐怕还要受法兰西控制的殖民地以及与倭国签订同盟条约的暹罗阻碍。

放到中东的话,那里更不利于自已向亚洲战场输送武器。

卖到欧洲去?那里工业本就十分发达,把武器卖给他们,估计价格未必能达到自已的理想预期,而且那里的战场可比亚洲残酷多了。

关键是在那个地方,自已把武器卖给谁都不合适,搞不好还会把自已暴露在他们眼前。

万一这些人逼自已站队或者掉头来打自已,那自已可就亏大了。

这一次我要抄美利坚的作业,而且还要完成的比对方要好。”

“至于放到沪市去,这就更不可能了。

这么大的一个军工厂,自已得派多少部队才能守住?

就算守住了,恐怕最后也是里外不讨好。

思前想后,林语堂还是觉得把军工厂放在滇缅最合适。

放在这个地方,自已军工厂生产出来的武器,若要售卖,可以直接通过公路和铁路卖给夏国;

不卖的话,自已也可以利用此地,连同马来西亚的海陆空军两路齐发,直接包围暹罗以及法兰西的四个殖民地和保护国,将这几个国家直接纳入华裔人民国防军的版图。

“没错!就滇缅了”

“大型军工厂正在建设筹备中,预计七十二小时内完成建设。请宿主指派重兵守护该区域。”

确定大型军工厂的建造区域后,林语堂干脆把大型造船厂也一并设定在了这里。

铁路和公路的运输已经具备,但是海上运输还差一些,把造船厂建造在这里,正好造出来的军舰可以防卫滇缅沿海,运输船可以用来通过海上运输各种装备前往马来西亚或者中东。

“大型造船厂正在建设筹备中,预计四十八小时内完成建设。请宿主指派重兵守护该区域。”

“重兵守护!看样子系统也知道这两个建造项目的重要程度啊!”林语堂调出系统里还没有来得及投放的奖品,最后将两个炮兵营布置在了造船厂和军工厂旁边。

“这样一来,滇缅地区自已就有了一个海军中队,两个机械化步兵团,一个工兵营,外加两个炮兵营驻守一万多人的兵力部署,再加上当地的仆从军,短期内守住这里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处理完这一切后,林语堂这才打开第二个黄金宝箱。

“恭喜宿主获得知识建筑奖励:军事学院 ×1,该学院占地面积二十五平方公里。设有军事领导与指挥、工程与建筑、心理学、后勤学、军事教育学、海陆空三军理论、战术、谋划等二十五个学科。

学院可容纳学员五千人,师生配比五比一。

设有校长一名(空缺),副校长两名,教务长三名,各学科主任、教官、指挥官、后勤等教职人员一千三百人。请宿主选择建造区域。”

“港江,必须是港江。” 林语堂想都没想就把军事学院建造在了港江,临了还不忘把自已设为华林军事学院校长一职。

“军事学院正在建设筹备中,预计七十二小时内完成建设。”

最后一个黄金宝箱林语堂想了想,决定等自已到了沪市以后再打开。

今天开出来的这三个建筑就已经够他忙活一阵子的了。

回到总督府,林语堂立刻让电报处发电给马来西亚和滇缅的驻军,让他们把部队和军舰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新建设的基地周围,防止可能会出现的意外。

军事学院的出现也让林语堂不得不推迟前往沪市的时间。

在等待学院建设完成的这三天里,他让林栋、李向东、秦科、马如龙这几位跟在自已身边的师长和舰长从麾下的部队里选拔出一些具有军事才能的中下层军官和优秀士兵。

他打算等学院建设好以后,就将这些人送进去学习各方面的军事技能。

如果效果好的话,再通知其他几个驻地送人过来。

安排军事学院的期间,在航空母舰上参观完毕的夏广林、胡德禄、牛旭三人也纷纷各自发送电报回去给自家司令长官。

也不知道他们和自家长官是如何汇报的,最后交给林语堂的采购清单里还是以生活和医药物资居多。

夏广林所代表的国府从林语堂这里一共下了五百吨的粮食,一百吨肉类订单,两样加起来还不到三百根大黄鱼。

倒是红酒、白酒、巧克力、咖啡、香烟还有药品这些高档货,国府内政部给林语堂足足下了一千五百根大黄鱼的订单。

“林将军,物资这一块就是这么多,军事装备这一块,国府需要重新派人来港江商谈。请您谅解!”

林雨堂微微点头没有说话,目光看向胡德禄。

胡德禄代表岭右李司令只是象征性的购买了一些粮食和其他生活物资。

枪械弹药这一块,步枪的数量从八千调整到了一万,外加五十门 81mm 迫击炮。

牛旭代表的蜀军刘司令光是粮食就买了十万吨,其它生活物资也是象征性的买了一点,算是照顾林语堂的生意。

最后在枪械弹药这一块,蜀军购买了三千支步枪加子弹,二十门 81mm 迫击炮。

三方势力购买的商品全部加在一起差不多能给林语堂带来大约两吨左右的黄金。

演示的坦克,榴弹炮,各种机枪,冲锋枪,自动步枪这些高端军事装备,除了国府以外,胡德禄和牛旭都表示要亲自带人来和林语堂谈。

对方的司令要亲自登门,林语堂当然欢迎至极,但眼下他在港江的事情基本已经处理完了。

在港江等待岭右的李司令和国府特派员他没有问题,但是蜀军的刘司令他等不了。

从蜀地到港江最快也得一个多礼拜,这样一来自已在沪市的计划可就要都被打乱了。

突然,林语堂脑海中想到一个他自认为最合适且天衣无缝的计划,那就是让岭右的李司令和蜀军的刘司令提前带领部队前往沪市。

到时候正好这些人就可以用上自已出售给他们的武器装备,联合国府军队给倭国上一课。

而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怎么样才能说服国府同意他们提前把部队拉过来。


    (http://www.wbxsb.com/book/A1DA-7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bx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