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荣提议,梁正还在犹豫的时候,周围的那些徒弟们却已经兴奋起来了!
荣誉这种事情,一般都是有关系的一荣俱荣。
梁正还没开口,旁边一个汉子就先说话了。
“好啊!我觉得可以!就整个轧钢厂,你去打听打听,咱们师父的技术,绝对是顶尖的!
“也就是咱们师父不像那个易中海一样喜欢到处跟人拉帮结派!要不然哪里还有他瞎蹦跶的机会?”
“咱们厂子大,万人大厂,所以八级工的数量可不少,差不多有百十来个!
“不过平均到每个车间里就不多了!差不多一个车间两三个。”
“要说带徒弟的数量,咱们师父肯定不老少!前前后后二十来年,恐怕得有上百个了!”
“最厉害的那个好像前两年都升七级工,现在在别的车间里当师父了!”
“咱师父,你师爷的技术肯定是没话说的!教我们也是真的用心教,完全不搞什么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所以藏一手的那一套。
“不像那个易中海,总是藏着掖着,他的那些徒弟十好几年了,还大多数都在五级以下,就算有几个厉害的,都是从别的那些人手里学来的。”
“我听人说啊,易中海教徒弟,先就要考察,第一句话就是问人家里的情况,尤其是家里老人的情况。
“然后就是敲边鼓,问人家愿不愿意全心全意的给他养老。但凡有一点犹豫,他就不会教。所以他的那些徒弟,绝大多数都是自学的。”
“前十年倒是有一个经常带在身边的徒弟,好像是叫什么……”
“贾东旭。”郑荣补上。
“对!就是这个名字,对了,车间里传的秦寡妇,就是他婆娘,听说跟好些人都有拿肉馒头换白面馒头,尤其是食堂那个傻柱还有她那车间主任。”
说到这里,周围几个年轻汉子的脸上全都带上了猥琐的笑容,直到被梁正斜了一眼,他们才收敛起来。
“他们还跟你一个大院呢!之前帮忙的时候还在院里见过。”
“就那贾东旭,一个大院儿的,跟了他10年,到死之前,工级都才两级。
“就算是个傻子,干了10年的钳工,也不可能才两级吧?”
“这事儿我知道,其他的那些徒弟,易中海半教不教,大不了之后请其他人喝一顿酒,向别人讨教,他也挡不住。
“但是那个贾东旭是你们大院的人,天天同上同下,看得紧紧的,一点机会都不给。
“至于他自已教的,全都是最基础的东西,口水话,一点窍门都不说,然后每天假装严厉的骂一顿就不管了,看得周围的那些人都笑疯了。”
“这还不止,我听说啊,每一次那个贾东旭自已摸索着找到一点窍门之后,立马就会被他骂着改回去,说他的手法不正规,是走近道,影响以后的技术提升!
“诶哟,可给人笑死了!”
“就没人跟他说?提醒他?”郑荣和杨铁都是第一次听这些秘闻,立马被吸引了注意力,一边吃一边问。
“有!怎么没有!开始的那两年里,有一个易中海的徒弟个性正直,背地里找到贾东旭提醒他。
“结果人家转头就跟易中海说了,然后那个人的升级考试就被生生卡了一年,这么一搞,谁还敢拿自已的前途去劝别人?
“然后这贾东旭当了三年学徒,几年一级工,几年二级工,差不多该按照易中海的安排升三级工的时候,嘿,人死了!也就是他没这命啊!”
“这算什么?秦寡妇比贾东旭还惨,而且她聪明,也正因为她聪明,所以她更惨!”
“怎么说?”
“你想想她在厂里什么名声?”
“馒头和寡妇?”
“你瞧瞧!一个连名声都豁得出去不要的人,能不知道技术的重要性?当良家还是当,这有可比性?”
“这易中海这么狠?”杨铁目瞪口呆,“她不去告?”
“嘿!告不了,从她进厂第一天开始,她就跟傻柱绑在一起了!那个时候,傻柱忙前忙后,那叫个殷勤哟!
“易中海这个师父好歹算是个长辈的不帮忙张罗,说是避嫌,却专门找个纯粹是外人的青年男人帮忙跑腿,你们说这是什么意思?人家就是冲着坏人名声去的!
“温水煮青蛙,等到她反应过来的时候,她跟傻柱的谣言就已经成事实了!
“傻柱天天从食堂里带饭菜回去给她,饭菜她也吃了,转天消息就在车间里传开,睡没睡在一起,只有他们自已知道,就算咬死不认也没用。
“这种事情,如果不追究,也没人管,都习惯了!但是如果真的要较真,那她本人至少也要追究一个生活作风问题和挖社会主义墙角的罪名。
“到时候,被开除都算是轻的,保不齐还要蹲篱笆。
“学不到技术,名声又已经毁了,再加上人确实漂亮,在傻柱之后,越来越多想要占她便宜的人伸出两只手,一手给,一手抓,这么些年,人也算风生水起,乐在其中。”
“这也太……”有个年轻的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些,想要说些什么,但话到嘴边却发现词穷。
“怎么?觉得我们冷漠?为什么不帮她?不揭穿易中海?
“首先,你得知道,我们现在说的,是之后这几年间,我们从各方面扯闲篇里一点一点的得到的消息,咱们全都是事后诸葛亮。
“该成的事实早就成了!难不成送人家去游街,去蹲篱笆,就是为她好了?
“其次,人家自已都没有狠心揭穿,咱们操什么闲心?你要是真的这么做了,指不定人家还怪你多管闲事呢!
“还有,就算去告,易中海也不会倒!你们仔细想想,在这整个过程里他做了什么?
“人家什么都没做,追究到底最多也就是个不作为,毕竟没有认真教技术。甚至于这个不作为,还得是整个车间里他所有的徒弟全都愿意出面作证才行!
“只要有一个不愿意,或者说他有认真教,那最后的结果就是他其他所有的徒弟不认真学,或者没天赋而已,最后真正受罚的,反而是只有原来的受害者!”
这话一说出来,立刻就引起一阵吸气声。
“这易中海想要找人养老的心思已经魔怔了!”郑荣也不由得感叹一句。
“行了,别人的事情少说点儿,赶紧吃饭,吃完了休息一会儿,下午还得开工呢!”梁正等到徒弟们把话说完之后,这才开口说话。
之所以放任徒弟们把这个话题说完,就是为了警醒郑荣。
毕竟他年纪还小,而且跟易中海在一个院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要是被他忽悠了,他们这些人就算是想要帮忙都没办法及时赶到。
“放心吧大爷,我肯定会小心警惕他的。”郑荣连忙进行保证,“咱们继续说您的事儿吧!”
徒弟的具体数目,人物的等级分布。
一桩桩一件件,在这吃饭的时候,就全部了解下来。
吃完了饭,洗完了饭盒,带着一起回到办公室里,在之前是杨铁,现在属于他的座位上坐下,拿出一张稿纸就开始记录起来。
趁着现在还能记住,没忘的时候全都记下,然后开始上价值,升华主题!
紧扣“只有把技术传承出去才能发扬光大,只有发扬光大的技术才能更好的建设国家和社会主义”的核心思想。
并且把这句话直接放到梁正的身上,就说是他说的。
当然,他也不可能就在今天把这篇小文章给发布出去。
首先,他得多美化润色几次,确定终稿之后,再上报给主任,只有在她同意之后,这篇稿子才能没有后患之忧的发出去。
而且,在上报之前,他也得找时间多去车间里转几圈,哪怕是装装样子,也得把整个厂里的八级工全都了解一遍,才能让这篇报道更加真实,更加可信,报道出去之后才不会有其他人来找麻烦。
当然如果在这个过程里,还能发现有其他的人在这些方面是超过梁正的,恐怕也需要在文章里面把对方加上。
只是,当他开始写稿子的时候,周花带着杨铁,拿着一份报纸来到他的位置旁边。
“郑荣,这是今天的日报,你先看一看,你先挑选一些你觉得值得宣读的报道给我看看,然后让杨铁带着你一起去广播室里,趁着现在还是中午,是所有人休息的时间,你先试一试。
“有他在旁边,也能帮你调整调整。”周花说道。
郑荣直接应下,同时接过报纸。
报纸是人民报,国内最大最官方的报纸,没有之一!
上面的内容全都直接跟官方和政策有关。
几乎每一篇都是值得拿出来专门宣读的。
但是,即便是如此,不同的报道也有不同的适宜人群。
比如,有些报道是针对那些机关官员的,有的是关于民生政策的,还有些是针对工人,针对农民的。
而现在他所要面对的听众是工厂工人,最多再加上一些工厂的领导班子,所以最适合工厂的报道,大多都是偏向民生的,偏向技术发展,行业发展的,偏向工厂工人的,以及那些政策和上级们的动向。
而这些报道,在整份报纸里差不多也就不到一半的样子。
通篇看过之后,一一做出选择,打好标记,然后递给周主任。
整个过程里,周花和杨铁一直站在旁边,看完了所有。
“不错!小郑你很有悟性嘛!”周花拿到报纸之后就直接给了回复,满意的点头。
然后就让杨铁带着他一起去了广播室。
(http://www.wbxsb.com/book/3YKC-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bx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