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爷。”
李信回到院中,正好遇上阎埠贵,打了声招呼。
“哎,李信你这是遇到好事了?”阎埠贵抬头一看是李信,见他嘴角还翘着,说道:“说出来,让你三大爷也沾沾好。”
“啊,没事,我先回了。”
李信见阎埠贵大有一副畅谈的模样,赶紧溜回家。
“和谁聊呢?”三大妈从房里出来见阎埠贵一副话没说完的样,不忙问道。
“嗐,东厢的李信。”阎埠贵回了一句三大妈:“小李没了一年多,难得见他有个笑脸。”
“哎~!小李多好的人啊!平时主动帮个忙,搭把手的,说没就没了。”三大妈摇摇头,一阵感慨。
“是啊,还能从外面带点玩意回来。”
两人就着这话题,聊着聊着就往屋里走去。
————————
“呼~”
李信回到家中吐出一口气,他现在虽说有了之前的记忆,但实在没有那和阎埠贵聊天的欲望。
打声招呼是刻在骨子里的礼貌,刚刚也是脱口而出了。
现在情况都还没理清楚,十多年的记忆都还没顺当,除了特别几个人回想起来会有种莫名的感觉,其他人单凭记忆,还没确定好怎么相处。
而且这院里的人,能少接触就少接触,就算不是妖魔化的二创性格,也都是事精,没事都要整出点事的人太多了,他还是当好他的路人甲乙丙丁,看个热闹得了。
回到家李信就开始盘点起了现在的生活物资。
李信是会做饭的,可以说家常菜做的还很不错,算是他为数不多会身体力行的爱好,休息的时候常约朋友来自已家品尝。但现在的条件显然不允许他大展厨艺。
小李信也是会做饭的,李母还在的时候有帮着一起做家务,后来李母过世,家里的大事李父,小活就是小李信的,李父外出任务时候也都是他自已解决。
可问题是李信真的不爱吃馒头,偶尔想吃了都会自已蒸,放很多糖的那种,现在这年月就别说白面馒头了。他窝头倒是不缺,就怕咽不下去。
‘想哭哭不出来。’李信默默的将家里能放食物的地方都翻了个遍,不看到实物,对东西的多少他没概念。
能直接吃的就那剩下的半包桃酥、两香瓜和一些西红柿、黄瓜。
香瓜是前几天在市场上见有人排队李信跟着排队抢到的,算是夏天为数不多市场上能见到的水果。
像葡萄和一些外地运来的水果李信是没遇到过,西瓜和桃、杏倒是见过可是没抢到,夏末秋初应该还能上市樱桃和京白梨,可能也要看运气了。
蔬菜除了西红柿和黄瓜,能买到的茄子,豆角基本都被晒成了茄子干,豆角干。空心菜,丝瓜,苦瓜要看运气,现在家里是没有存货,还有就是点咸菜。
肉就不用想了,鸡蛋倒是有几个每个月六两的肉票,李信来之前已经消耗了二两。
“还行,知道不能亏待了自已。”
李信看着桌上放着的一堆东西,棒子面有个二十多斤,面粉四五斤。粮油半壶有个半斤左右,酱油一瓶,米醋一瓶,基本就是这个月的定量剩下的。
盐有好几斤,看样子是之前存的,现在每月发放的定量应该是每户每月一斤。
重要的是居然还有一瓶香油和一匣子糖。白糖和红糖分着小包放在一木匣子里,因为不是每个月都能供应上,所以遇上了家里都会把定量的份额个买回来,按时间顺序放好了。
“强迫症吗?”看着放糖的匣子里摆的整整齐齐的小纸包,是每月定量的二两白糖和二两红糖。
剩下一些干辣椒,姜蒜和干货,腐竹、香菇、木耳、粉条、黄花菜等。有每月副食店买的,也有姑姑李素华从吉春寄来的。这些和之前晒的茄子干,豆角干不能动,不然冬天餐桌上只能见着白菜萝卜和咸菜了。
“天哪,这是闹哪样的,这菜加起来没够我一星期吃的。”
李信不禁再次感叹这时期的物资匮乏,很难想象那“三年困难”时期人怎么过的,不怪饿死几千万人。
与匮乏的物资形成对比的,是李父李母留下的丰厚家底。
李母虽然是生病过世的,但是是急病,还没把家底填进去人就没了。
李父这些年工作工资加上驾驶员的特殊性,李母的勤俭持家,光银行存款就留下了将近三千元。
“咋这么能存钱呢?这可是1965年啊!”将物品归置会去后,李信看着面前一堆中国银行、中国人民银行,邮政储蓄和中国农业银行的存单和存折。
“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也太分散了吧!这时候农业银行应该都开在农村地区或郊区,真能跑。”
李信好好回想了一下,最近的400存款是李父过世厂里给的300元补贴,另外丧葬费是174元,除了处理丧葬事宜,还留下许多,凑了400块李信一起存了进去。
剩下零头和每个月抚恤金14.5元是李信的生活费,算算有点多,现在又存了不少在家里。毕竟成年前每个月街道还有对他的补助。
其他是这十多年李父李母存的,每次凑够100块就去银行存一笔定期,有的存一年,有的两年三年,活期的存折留了一张300,一张500的应急。
靠李父工资差不多四、五个月就存一次,这些年也是攒下了一大笔。
出车回来的外快一部分贴补家用,一部分用作了李父的个人爱好上,还有就是存银行了。
想到家里墙砖,地下藏得东西,箱子里李父奇奇怪怪的收藏爱好,李信现在都有些想拿出来看看,虽然他不懂古董收藏,但李父也不是什么古董爱好者,收藏的都是李父自已喜欢的东西,普通到一根很直很直的棍子,别说,李信也很喜欢。
不过看天色,这一通盘点,时间也是不早了。
外面已经陆陆续续响起院里工人回家的声音,互相打招呼的,喊孩子回家的声音络绎不绝。
随意清点了一下家中剩余的票据,肉票、粮票、鲜蛋票、糕点票等码的整整齐齐的。
“兄弟,你看来真的有强迫症。”李信自言自语道。
看看座钟,已经五点半多。
“得嘞,还是吃点面糊糊吧。”
将存单存折分开藏好,票据盒子放回抽屉里,从玉米面袋里舀出半碗玉米面。
(http://www.wbxsb.com/book/3QFM-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bx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