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穿越影视剧60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章 供销社

 

李信出门转道进了一家供销社,中午人不多,找到卖工业用品的地方花了一张工业券和钱买了个铝饭盒。

工业券还是之前家里存下的,再过几天发工资,按自已5级的司机助手,每个月38元算有一张工业券,靠自已要存一年的工业券才能买自行车,手表要5张。

想了想离自已能出车还有一年半,手表好像也不是很需要,现在基本每天就是两点一线的生活,还是自行车用途大一些,打算过几个月先买自行车。

在供销社转了一圈,买了些其他针头线脑,糕点布匹,主要是怕之前家里存的布票等过期了,现在自已有空间,也不用担心买回来放坏了。

见着柜台上面居然摆放有两瓶茅台,想着之前李父不知道在哪弄来的一张甲级酒票,干脆又花了四块一买了一瓶茅台。

又把手里的一张乙级烟票和三张丙级烟票也花了出去,买了一包中华和三包丰收牌香烟,自已不抽烟,但平时见着人发根烟还是有必要的。

出门找了个没人巷子,手中就剩下铝饭盒了。

回到国营饭店,林升阳已经把菜端回来在等自已了,见服务员不忙了,借了点水把铝饭盒洗了一遍。

虽然没有后世饭店的服务态度,但至少没有对着李信横眉冷对,夹枪带棒,李信也不求再多,毕竟那么多小说都写这时期的国营饭店服务员喜欢用鼻孔看人,这不热情的态度已经算是顶好的吧。

自已也不是人民币,谁见谁爱的,人民币还有人不爱呢。

将一碗红烧肉用铝饭盒装好后,李信随手就把空碗递给林升阳,让他用里面的油水粘馒头。

“李信哥你吃吧!”林升阳连忙推拒,那碗底可都是油呢。

“还有一碗,你先吃。”李信也没和他推来推去,直接添了一碗冬瓜汤,就着红烧肉和豆角吃了起来。

“有大米饭就好了,这红烧肉汤拌饭得多香啊!”吃到一半,李信还是忍不住感叹,配这二和面的馒头自已始终觉得少了点什么。

“你回去做大米饭不就好了,这不是还有一碗嘛!”

林升阳嘴里塞得满满的,他可不和李信客气,爸妈说了这以后也是亲哥。而且两人年龄相近,上的同样的小学,初中,高中,在一起玩的时间比林升阳两哥哥都要长。

“这一盒带回去晚上和师父师娘一起吃,光仁哥和嫂子,小豪今天不是要回来吗。”

“大哥今天回来?前天嫂子还说大哥这趟出去快半个月了。”林升阳诧异道,这些他还真不知道。

林升阳的大哥林光仁也在轧钢厂运输科,两年前申请到住房后就带着妻子熊宁和儿子林子豪搬了出去,是隔了两条街的一个胡同,倒也不算远,除了年节,也就每次出车回来,周末会带一家人回父母家。

“我看了出车记录,算算时间,这会儿应该已经到厂里卸货了。”

说着把剩下的红烧肉和碗一起推给了林升阳,吃饱后再看着红烧肉就有点腻了。

明明吃之前想油水,想大肉想得紧,恨不得一整碗都吃下去,结果四五块下肚就感觉饱了,又配着馒头吃了两块就腻了。

“我饱了你吃吧。”说着就把碗里的汤一饮而尽,油腻感才压下去。

林升阳一脸问号看着李信:“真的?”

“我还能委屈自已?”李信反问。

林升阳见李信不像是假的,随即把红烧肉吃完,拿起手中剩下的半个馒头就在碗里擦去,最后这碗干净得估计都不用洗了。

“吃饱没?要不再点点。”李信见他意犹未尽,忍不住问道。

他刚刚点餐也是按着几次在林磊家吃饭,看这小子食量点的,自已能吃饱估摸林升阳也能,忘记了这会人都是定量供应,就算有些其他途径,但数量也不会多。

“饱了,”林升阳点头道:“好久没吃这么饱了。”

李信见状也没再问,两人出了国营饭店就往家走去。

在一个路口时李信抬腿就往右走,这也是回去没坐公交的原因,不顺路,不然回去自已还得往这边跑一趟,大夏天中午真不愿意在外面多待。

“回去不是这边吗?”林升阳指了指左边。

“去趟家具厂。”

“有什么要修吗?让我爸去不就行了。”

李信当然不能说是想来签到的,他木匠工具还没整齐全,上次做的那个鸡窝还都是用家里棉线和小木尺顶替的墨斗、直尺等划线测量工具。

见林升阳这么说只得道:“这不周末,趁人少,想去问问值班的师傅能不能做点东西。”

“那也不用去家具厂,我同学他爸,就是那个朱合他爸就是木匠,他家接私活比供销社卖得便宜,我家柜子就是他打的。”

听林升阳这么一说,李信也心动几分。

之前他之所以自已动手,除了是自已要做的东西太奇葩,就是担心私人定制家具厂不做,毕竟自已没关系找人,到时候还闹出点事就不好了。

现在买家具,基本都是供销社统销统购的,家具厂也就是负责生产,除了对接单位订单的需求,生活类的家具都是供销社负责销售。

自已做了个设计简单到基本没有技术难度的鸡窝都摇摇欲坠,李信知道自已没这方面的天赋,既然有熟人,想来也比自已哼哧哼哧磨练技术强。

专业的事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

“那先回家放东西,等会你带我去一趟。”

......

“朱师傅,您看一下,就是这种能插进土里的笼子。”

李信将之前自已画的图纸给到朱合的父亲。

“东西不难,你这上面是想要堆叠几层是吗?”朱师傅不愧是专业的,一看李信画的这图纸,就知道李信的想法。

确实图纸虽然只画了下面整体的结构,但在上面却留出了能嵌合的结构。

“对,是想做几层的,您看怎么安排合适。”

“下面的支撑用粗一些的木料,宽度加宽十公分,笼体高度降低3公分,在中心位置再加一个承重,做个三层没问题,你这上面...”

两人最后商定了一些细节,李信直接在朱师傅这里定制了一个新版吊脚鸡笼,这样他就能循环养鸡。

还订购了一批藤蔓植物攀爬的架子和一个类似药柜的空柜,不需要抽屉,每个格子能放下一只鸡的大小,够临时储藏放置就行。


    (http://www.wbxsb.com/book/3QFM-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bx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