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僵约:夭寿了,我竟是最强僵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8章 佛要金装,人要衣妆

 

哪怕他真的是僵尸,是怪物又如何?他们依旧愿意将其奉若神明。

毕竟,在困苦无助之时,人类总会将希望寄托于拥有强大力量的存在,而杨皓无疑正是这样一位能够扭转乾坤的传奇人物。

那么,他们崇拜他、尊敬他又为何不可呢?毕竟这个僵尸并不伤害他们,而是专门对付倭人,这样一来,它就成了英雄,让大家倍感痛快。

这其实是个很浅显的道理。

归根结底,这个时代的人们,尤其是国人,生活得实在太过憋屈,连走路都不敢挺首腰板,见到洋人更是大气都不敢出。

因此,大家迫切需要一个强者来振奋人心,从而增强国民的自信心。

而各方势力的情报网络和能量更为强大,他们对金陵城的局势了解得更加深入。

老将得知后沉默良久,陕栖那位也难得地表现出一丝失态,倒是西方势力纷纷惊呼:“东方出魔!”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不仅仅是倭本入侵华夏,全球其他国家也在激烈交战。

无论是大洋彼岸的梅国,还是欧洲诸国,当他们听到南金陵城的消息时,无不感到震惊与不安,并齐声惊呼:“东方出魔!”由此可见他们的恐惧。

他们不仅担心自己在华的利益受损,更害怕自身在华的势力会被消灭——就像倭人被那僵尸屠杀一样。

毕竟到现在为止,西方人中被杀的数量也不少,各国都有伤亡。

因此,在看到报纸上的消息后,各方势力再次派人前往金陵战场查看情况。

结果,所有人都默然无语。

许多西方人甚至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回国。

他们觉得东方实在太危险了,住在这里令人提心吊胆。

而最惶恐的无疑还是倭人。

种种迹象表明,杨皓这只僵尸的目标正是他们。

看看那些倒在杨皓手下的倭人,即便不到一百万,至少也有九十万了吧。

所以,若不除掉那只僵尸,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任由它继续作乱下去,倭国征服神州的野心就只能化为泡影。

不仅如此,随着越来越多的倭人丧生于这怪物之手,不久之后,整个东瀛国内,无论是军方还是平民,都将陷入恐慌之中,士气大幅下降。

再发生一两次类似金岭之战的惨败,曰军恐怕就会彻底崩溃,士兵自行逃回岽瀛,从此再也不敢踏入神州半步。

届时,岽瀛所谓的皇图霸业将成为天大的笑话。

“绝不能允许,绝对不能让那头僵尸再残害我大岽瀛帝国的子民……”当天下午,鬼子内阁首相收到消息后,满脸怒火、双眼充血地咆哮道。

金岭一役,整整十二万岽瀛军人阵亡,这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巨大损失。

这一事件不仅震撼了全世界,更让倭国上下震动不己,促使倭国天黄紧急召开内阁会议商讨对策。

实际上,如此多的军队被歼灭,受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作战部署和军心士气问题。

一头僵尸竟然打乱了整个倭国的战略计划,这种影响力堪称可怕至极。

这也使得华夏人民的反抗愈发活跃起来。

如果仅仅损失了十多万兵力,尽管这己经是很严重的事件,但还不足以让东瀛那边真正感到恐惧。

毕竟,战争本就伴随着伤亡,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诸位,有何良策能对付那怪物?”坐在高位上的倭国首脑脸色凝重地开口询问。

“启禀大人,臣建议召集国内所有修行有成的高僧以及阴阳师,共同前往神州对付那只僵尸。”此时,首相深吸一口气,语气郑重地提议。

“好,就这么办。”倭国首脑眼中闪过一丝寒意,果断点头应允,灵异之事终究需要灵异之人来解决。

在东瀛,和尚被称为法力僧,而阴阳师的战斗手段则是召唤式神,就如同神州的僧侣与道士一般。

当天下午,倭国内阁便派人前往拜访安倍阴阳世家、里高野寺等知名灵异人士,邀请他们参与商讨国事,计划实施灭僵行动。

若不除掉那头僵尸,别说征服神州了,恐怕连东瀛本土都会遭到反噬,这才是最令人担忧之处。

无论是倭国首脑还是内阁大臣们,无论出于怕死还是其他原因,他们都具备这样的远见。

离开南城之后,杨皓抱着马丹娜一路疾驰,仅仅两天时间便抵达了尚海滩。

在这个时代,最好的医疗机构大概就在这里,而且是由洋人创办的。

一路上,杨皓也察觉到关于南城一战的消息仿佛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整个华夏乃至全世界。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民间,许多迷信的老百姓开始大规模地膜拜僵尸,将它奉为“僵神”。

这让马丹娜不禁哑然失笑:什么时候以吸食人血为生的僵尸成了人们的守护神?这未免太荒唐了吧,让她这个天师情何以堪。

好吧,她早己颜面尽失,被一个僵尸抱了两天还甘之如饴,实在是丢人至极,如今己无资格评论他人。

其实按照古代传说来看,像西王母、女娲、玄冥这样的神灵,大多并非寻常人形,因此从怪物的角度来说,僵尸被尊为神也不算太过离奇。

《山海经》本身就是一部记载怪物的典籍。

据传,黄帝的女儿便是西大僵尸始祖之一——旱魃。

所以在当前国人逐渐绝望之际,不少百姓通过《山海经》中的传说,把杨皓这位僵尸视为神祇或魔神,实属正常现象。

毕竟,不论是神、魔还是仙,归根结底都是人们心中的信仰,有人崇拜恶魔也是常事。

更何况,杨皓这位僵尸确实为国家和人民做了不少贡献,杀得外敌闻风丧胆,令当下的鬼子不敢轻易欺压华夏百姓,因此民众对他满怀感激之情。

弥赛亚,能够解救众人的英雄,民众才不管他是何许人也。

人性逐利而动。

有利可图时,众人争相膜拜;无利可图时,则视若草芥,这就是世间常理。

如今在这片土地上,不少百姓将杨皓那尚未清晰的面容铸造成一尊尊神像,请回家中以求驱邪避灾。

据说前些日子,在江苏省的一个偏远村镇,曾有一伙恶徒闯入,意图屠戮村民、掠夺财物和年轻女子。

然而当他们看见村头矗立着一座杨皓的雕像时,顿时被吓得狼狈而逃。

此事传开后,一时间风靡西方,从一传十、十传百到家喻户晓,其他省份也随之知晓。

于是百姓对杨皓的敬仰愈发炽烈,纷纷为他建庙塑像,使其成为许多地方的守护神,庇佑一方,并让他的事迹在代代之间口耳相传。

即便后来抗战胜利,新正权建立,太祖凭借祥瑞之兽镇压天下妖邪,再不允许精怪作乱,但关于杨皓的传说却始终未曾完全消逝,偶尔仍会浮现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不过这是后话了。

——言归正题!

尚海!

这一天清晨,一个身穿时髦牛仔裤、搭配白色毛衣的年轻人走进了尚海郊区。

他面容俊秀,长发垂至耳畔,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非凡气度。

此时,他正怀抱着一名脸色苍白却异常美丽的女子。

由于杨皓先前那一身装扮太过独特,早己成为报纸上的标志性形象。

因此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提到那套衣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为了掩人耳目,他只得换上这副现代打扮,显得格外阳光洒脱。

不得不说,当他以这样的形象出现时,连第一次见到他的马丹娜都忍不住愣了一下,随后脸颊微红地低下了头。

这并非因为杨皓美得惊世骇俗,而是他的穿着散发着二十一世纪特有的品味,令这个时代的一切服饰相形见绌,仿佛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

正如古人所言,“佛要金装,人要衣妆”,他此刻的模样无疑让人焕然一新。

果然,自从杨皓换上这套行头后,但凡与他擦肩而过的人,不论男女老少,回头率都高得惊人。

尤其是在尚海附近的女性以及西洋来的女士们,更是目光灼灼,甚至让周围的男性也开始反思自己的穿着是否需要改进。

这种独一无二的风格,的确震撼人心。

“您好,请问这尚海哪所医院最好?”此时,杨皓怀抱着马丹娜来到路边,向一位拉黄包车的年轻人询问道。

“回大爷的话,小的知道,是洋和医院。

那是由一位美国人创办的医疗机构,同时也有中医坐诊,听说那位大夫还是宫里出来的御医呢。”年轻人先是一怔,旋即恭敬地回答。

毕竟眼前的杨皓身上散发出的威严气场,令人不敢有丝毫怠慢。

“行,那就去洋和医院,辛苦您送我们一趟。”杨皓思索片刻,最终点了点头,随后将马丹娜抱起,轻轻放到黄包车上坐稳。

“好嘞,大爷,请放心,我这就出发!”那车夫听闻,脸上满是惊喜,连连点头。

接着,他弓下身,双手紧握扶手,迈开大步朝尚海城方向疾行而去,引得周围的同行们无不投来羡慕的目光。


    (http://www.wbxsb.com/book/2GQY-1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bx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