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截胡姚广孝,蛊惑朱棣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4章 开采倭国矿产

 

先是从土地资源上获得所有权,然后再从思想上对他们进行渗透、教化,让他们死心塌地的,成为大明最忠实的走狗。

这些要是一步步完成下来,大明朝廷和大明百姓,可全部都是受益者。

朱元璋看向朱棣,深深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欣慰,笑道:“老四,你小子说的很不错。”

“这一趟没有白来,你越来越精明了。”

朱棣笑着回道:“这一切还是父皇您教导有方,孩儿跟在您的身边,受益良多。”

朱元璋被朱棣的这一记彩虹屁拍的很是舒服。

见状,朱棣开口问道:“父皇,孩儿想问一下,这件事交由谁出面去办呢。”

闻言,朱元璋自然是知道朱棣的意思,他自己想接下这个活。

虽然名义上是,大明的出面收购的倭国的所有资产,但是这里面,可以操作的空间,可就大了。

一整个倭国的大半资产,从里面随便拎一点出来,就是极大的财富,而且这种财富还是源源不断的。

朱元璋看着朱棣,微微颔首,道:“既然这是你提出来的,那这事就交给你去办吧。”

朱棣闻言大喜,当即朗声回道:“孩儿谢过父皇。”

任以虚在一边见状,心中默默的对朱棣竖起了大拇指。

这朱棣当真是能力出众,玩的一手好阳谋。

自己刚刚与他说这个事情的时候,是打算以朱棣的名义去办,收下来的资产,自然也是挂在朱棣的名下的。

但是他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朱元璋的态度。

一旦朱棣去倭国低价收购倭国的资产,自然是瞒不过朱元璋的耳目的。

朱元璋如果对此,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自然是相安无事。

可一旦朱元璋又像之前,对待那八百人一样,养肥了再杀,那可真就是血亏了。

但是这个问题,却被朱棣完美的解决了。

在听到朱元璋为这个事情头疼的时候,朱棣自己将低价收购倭国资产的主意说了出来,还扯上了沿海百姓感情的这面大旗,说服了朱元璋。

这一套有理有据的理论,说服了朱元璋以后,又向婉转的向朱元璋,提出自己去办这个事情的目的。

朱棣作为朱元璋的儿子,这事又是他提出来的,即便知道这里面,有很多的猫腻,朱元璋也不会拂了朱棣的这个面子。

而得到了朱元璋授权的朱棣,则可以明目张胆的,以大明朝廷的名义,在倭国大肆低价收购资产,而且从中运作。

这一切,都可以说是朱元璋默认的。

朱棣表面上看牺牲了一定的财富,换来了这个机会,但是这样一来,朱棣的所作所为,都是合法合理的,没有人会怀疑的。

牺牲了一部分利益,换来了长期稳定,朱棣这个算盘打的不错。

任以虚看着一脸笑容的朱棣,心中默默的赞叹着。

既然这样,他不介意再帮朱棣一把。

随即,任以虚站了出来,开口说道:“陛下,微臣还有一个建议。”

闻言,朱元璋转过了头来,看着任以虚,淡淡道:“讲。”

任以虚拱起双手,沉声回道:“陛下,据我所知,倭国虽然只是一处岛国,但是却也有一些矿产资源,好像有不少银矿。”

“这些矿产资源,我们可一定要牢牢的抓在手里啊。”

“我大明一朝对开矿之事,颇为谨慎,全境严禁开矿,可无论是军备需要,还是百姓生活,都离不开这矿产。”

“所以,微臣在建议,等倭国平定之后,大明的境内的矿产,一样严禁开采,可以用这倭国的矿产,来填补我大明的需求。”

“至于矿工,直接就是倭国人。”

说完,静静的站在那里,等待着朱元璋的批复。

大明洪武一朝对开矿之事,是持否定态度的,原因就出在朱元璋的身上。

因为乞丐出身的朱元璋,一直都认为农耕才是国之根本,是百姓的命脉。

而矿产一事,利润太高,甚至比经商还要高上数倍。

如果对开矿之事,不加以禁绝,只怕所有人都跑去挖矿了,没人种地了。

而且由于技术设备的原因,古时开矿时常发生矿难,导致大量人员伤亡。

所有矿工几乎都是亡命之徒,眼中只有利益没有国法,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很容易就会出问题。

朱元璋的看法一点都没有错,明朝中后期,确实出现了,许许多多矿工造反的事情。

鉴于这些原因,老朱的做法也很简单,一刀切。

在大明王朝境内,所有矿产,一律严禁。

这也导致了大明一朝,银子稀缺,没有了真金白银作为保障,大明的宝钞制度,很快就崩溃了。

但其实朱元璋的内心,也希望开矿的,毕竟开矿带来的资源和财富太多了,只是他担心这些问题的出现。

可现在不一样了,按照任以虚的建议,大明朝廷已经将宝钞的风险,慢慢的嫁接到了,周边的国家上面。

经济上面趋于稳定了,那国家基建就要大力发展了,既然是基建,就不可避免的,要使用矿产资源。

大明的矿不动,用别人土地上的矿,确实是个好方法。

不过老朱最中意的还是,如果这样做,那即便矿工造反闹事,也是在别人家的土地上,与他大明朝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而开发出来的矿产资源,却是全部被大明给享用了。

任以虚的这个建议,简直就是说到老朱心坎里去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但没有立即答应。

没有什么原因,因为他要装一下深沉,不可能任以虚提出一个建议,他就立马拍案叫绝吧。

如果这样,他这个皇帝就显然的不够沉稳了。

任以虚见朱元璋并没有说话,继续开口说道:“陛下,到时候直接用大明的宝钞,去换取倭国的各种矿产,不白拿他们的。”

“相信这样一来,倭国的百姓,也不会有多大的意见的。”

“我们宝钞来换倭国的银子,而倭国用宝钞来买大明的粮食,流通来流通去的,始终都是宝钞,银子都是留在朝廷的手里。”

“等整个海上贸易通道一旦打通,我们可以用宝钞,买到其他国家的任何东西,而其他国家,则需要用真金白银,换取我们大明的货物,或者用真金白银,换取我大明的宝钞,用来购买货物。”

“假以时日,所有的黄金、白银全部汇聚于我大明一朝,只怕大明的富裕程度,都会超过那宋朝数倍。”


    (http://www.wbxsb.com/book/1NMT-11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bxsb.com